供應鏈如何更“智慧”
摘要:原標題:供應鏈如何更“智慧”“《意見》是我國首次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發布的有關供應鏈的專題政策,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文件,標志著我國進入供應鏈創新與應用
“《意見》是我國首次以國務院辦公廳名義發布的有關供應鏈的專題政策,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文件,標志著我國進入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說。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最大的貿易國之一,也是全球供應鏈重要中心之一。2016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230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超過11萬億元,已經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場。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發展新技術和新模式,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中國成為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明確供應鏈服務業屬新業態
進入二十一世紀,全球物流已進入供應鏈時代。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供應鏈與互聯網、物聯網深度融合,供應鏈產業發展有了哪些變化?
“首先,產業供應鏈創新要素從過去的土地、勞動和資金轉為數據、平臺和知識;其次,新興的技術和管理手段,使我們的產業從企業+IT,逐步發展到企業+互聯網一直到產業+互聯網,這種狀態逐步發生到產業互聯網生態化的服務上。”91金融創始人、董事長、CEO許澤瑋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此次《意見》提出,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及服務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
深圳市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協會會長周國輝說,《意見》提出研究供應鏈服務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行業分類,理順行業管理。
“供應鏈服務行業在國民經濟中進行行業分類是對供應鏈服務行業最大的認可。一直以來供應鏈服務面臨行業屬性不清、政府法規缺乏等痛點,《意見》的出臺推動行業的發展壯大。供應鏈服務行業屬于新經濟、新業態,相對傳統行業指標是輕資產,應該研究評價供應鏈服務行業的風險、資產質量等指標,幫助供應鏈服務企業的銀行授信和政策應用等。”周國輝說。
促進供應鏈發展與國際接軌
為了適應供應鏈與互聯網、物聯網得深度融合,企業必須進行改變。
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國美理解的供應鏈不僅僅是傳統的采銷環節,還要同時對接研發、制造等環節,另外還包括了全程物流服務體系、售后服務體系。
“在與上游制造業的協同中不斷創新供給側,在滿足消費需求的同時,不斷打造差異化競爭新優勢。”王俊洲說,目前國美的差異化商品占比達到40%,進而帶來了綜合毛利率的提升。數據顯示,上半年國美實現綜合毛利率17.8%,同比上升1.4個百分點。
“未來所有企業將成為全球互聯網上的一個組成部分,可以預見未來企業將會通過各種形式連接在一起。因此,互聯網首先將要改變的是價值鏈,價值鏈的變革首先會體現在供應鏈,或者說革命。”許澤瑋說。
王俊洲認為,供應鏈的智能化,其實優化了供應商與零售商、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讓供應商與零售商從單純的供應關系,轉變為協同共贏的關系。
“建立智慧供應鏈體系,首先企業自身要持續改進升級;其次,要利用ERP系統實現財務管理體系標準化和一體化。”許澤瑋說,在成功實施ERP后,可以構建基于數據倉庫平臺數據分析及商業智能應用,增強供應鏈的可視性和共享性。
為此,在加強供應鏈行業組織建設方面,《意見》提出建設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加強行業研究、數據統計、標準制修訂和國際交流,提供供應鏈咨詢、人才培訓等服務。加強行業自律,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強與國外供應鏈行業組織的交流合作,推動供應鏈專業資質相互認證,促進我國供應鏈發展與國際接軌。
加快培養多層次供應鏈人才
作為供應鏈企業人員,需要如何轉變觀念,適應這種新型組織形態?
“一方面,設身處地地站在客戶角度來思考問題,以客戶需求為根本,融入供應鏈管理;另一方面,激勵客戶參與供應鏈系統設計、運行和管理。智慧供應鏈著眼在整個產品生命周期都與客戶緊密聯系。通過大量的信息交互,智慧供應鏈對客戶進行細分,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服務。”許澤瑋說。
《意見》針對目前我國供應鏈發展基礎薄弱、人才匱乏、治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了保障措施。
《意見》要求,加快培養多層次供應鏈人才。包括支持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設置供應鏈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供應鏈專業人才。鼓勵相關企業和專業機構加強供應鏈人才培訓。創新供應鏈人才激勵機制,加強國際化的人才流動與管理,吸引和聚集世界優秀供應鏈人才。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