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的“漢語情緣”: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
李佳赟
摘要:原標題:留學生的“漢語情緣”圖為活動現場。“各種顏色的皮膚,各種顏色的頭發,嘴里說的念的開始流行中國話”,這句歌詞正成為全球“漢語熱&rd
圖為活動現場。
“各種顏色的皮膚,各種顏色的頭發,嘴里說的念的開始流行中國話”,這句歌詞正成為全球“漢語熱”的生動描述。近日,在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舉行的第三屆在甬外國人漢語大賽中,來自韓國、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突尼斯、伊朗、烏克蘭等國的漢語愛好者“群英攻擂”,并通過展示“中式”絕活,講述自己的“漢語情緣”。
今年16歲的柳浩娟來自韓國,從琢磨漢字的橫豎撇捺,到研究文言文中的通假、句式,“中國元素”已融入到她的生活之中。但回憶起初學漢語的糗事,她還是感慨萬分。“剛開始完全聽不出漢語聲調的差別,因為韓文發音中很少有這種聲調上的區分,所以學起來會非常困難。而且音調不同,字的含義便大相徑庭,也因此鬧出過不少笑話。”柳浩娟說。
拗口復雜的漢語發音也曾讓印度尼西亞留學生楊漢平感到很吃力。他笑著說:“除了聲調以外,漢字的前后鼻音和平舌卷舌音也都很難,而且詞序之間的‘排列組合’千變萬化,‘難度系數’非常高。”
盡管漢語學習常常讓選手們焦頭爛額,但其“魔力”依舊使人樂此不疲。
到中國已有4年的印度尼西亞留學生魏權漢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說到學習漢語的最大感受,魏權漢表示雖然很難,但樂趣無窮。
“唐詩宋詞妙趣橫生、文言文令人回味無窮……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習漢語對我來說是一種非常棒的體驗。”除了精通古典,魏權漢對中國網絡用語的“熟練度”亦非常高,“萌妹子”“藍瘦香菇”等網絡熱詞不時從他口中蹦出來。他表示,希望與發展中的中國共同前行。
在全球興起的“漢語熱”背后,是中國顯著增強的經濟實力及日益提高的國際地位。
柳浩娟說,她在10歲時就被父母送到寧波的國際學校讀書。“中國近幾年的高速發展,讓我父母覺得學好漢語對我將來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幫助。今后我希望能夠借助漢語優勢,從事中韓貿易相關工作。”
來自伊朗的月亮表示,學中文的初衷除了對中國文化感興趣,也是為了今后更好地發展。“現在,漢語熱席卷全球,‘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學會漢語也意味著掌握更多發展機遇,這份紅利一定要緊緊抓住。”(據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