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記者如何培養新聞敏感性
摘要:□ 李 寧新聞敏感與洞察力是記者的基本素質,新聞敏感決定著采寫新聞的效率和質量,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要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和洞察力。新聞記者應該時刻具備對社會生活敏銳的
□ 李 寧
新聞敏感與洞察力是記者的基本素質,新聞敏感決定著采寫新聞的效率和質量,作為一名新聞記者要具備良好的新聞敏感和洞察力。新聞記者應該時刻具備對社會生活敏銳的觀察反應能力,從當前的事物之中看到它的發展趨勢,作為新聞記者不能對正發生的瞬間視而不見,要做到目擊產生新聞,直擊重點。新聞記者尤其要具備這種能力,現場事件或人物是新聞內容的有機組成部分,新聞記者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立即判斷該事件是否具有新聞價值,并迅速在腦子里形成思路,提煉主題,圍繞主題快速地報道新聞。作為新聞記者,敏銳的判斷力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高度的責任感。新聞記者的責任感比新聞敏感還要重要。一個好新聞記者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要關注老百姓關心的事,關注每時每刻都在不斷發生的新聞事件。它要求新聞記者在自己的工作進程中不斷學習提高,在不斷的新聞實踐中逐漸培養。
二、俯下身子深入實際,仔細觀察生活。新聞記者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好奇心,一個敏感的新聞記者對發生的事實總會善于比較和聯想,總想追根究底,把問題搞個水落石出。面對同一事物,一個稱職的新聞記者總能獨具慧眼發現新聞,并且挖掘出重大新聞。
三、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新聞敏感與知識聯系在一起,知識面廣的新聞記者往往思路開闊,頭腦敏捷,對新聞的捕捉力強,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學習和豐富自己的知識,新聞敏感就會不斷有所提高。新聞記者要長期腳踏實地在新聞實踐中去磨練,不斷學習提高。新聞記者的職責就是通過追求真實,提供關于事件和問題的全面客觀的敘述,達到傳遞事實真相、滿足公眾知情權的目的。
因此,作為新聞記者不僅要有對新聞的敏感性和洞察力,還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我們要通過自己的新聞敏感,從中發現社會不良現象背后的問題,洞察整個社會現象背后最本質的問題。
(作者單位:西平縣廣播電視臺)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