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兒開
摘要: 近年來,確山縣留莊鎮黨委、鎮政府,借力扶貧攻堅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建設美麗鄉村,探索出了一條傳統農業鄉鎮發展的新路。工作在基層一線的鄉村黨員干部敢于創新,勇
近年來,確山縣留莊鎮黨委、鎮政府,借力扶貧攻堅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建設美麗鄉村,探索出了一條傳統農業鄉鎮發展的新路。工作在基層一線的鄉村黨員干部敢于創新,勇于擔當,他們就像是格桑花一樣,守望著一方土地,為增加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而默默地奉獻——
格桑花兒開
□李金光
我從手機微信朋友圈里,看到確山縣留莊鎮美麗鄉村大趙樓的格桑花開了、稻田畫長成了。一段段視頻、一幅幅照片,撩撥得我想趕緊找時間到那里去看看。
我對那里比較熟悉。六年前,我從市里下派到留莊鎮最西邊的潘古洞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與我同時來到留莊鎮的一名確山縣下派的第一書記到了趙樓村,我們都在留莊工作了三年,有不少交流和聯系,趙樓村我去過幾次。那時,趙樓村和我派駐的那個村一樣,都是貧困村。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探訪趙樓時,村委會還是沿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舊房屋,年久失修,連一間像樣的房屋都沒有。
時光飛逝,我回市里工作轉眼已經三年多了。我仍一直關心著那里的發展、關注著那片土地上的變化。近些年,獲悉趙樓村的面貌一直都在改變,特別是這兩年來了個華麗的轉身,一下蝶變為全市最美的鄉村,變化之大讓我大為驚異。
在一個天氣晴好的下午,我約上市里一位喜好攝影的戰友,去一睹趙樓村美麗的景色。驅車路過確山縣城正是下午下班時間,我們邀上在確山郵政儲蓄銀行任行長的戰友和我駐村時在留莊鎮擔任紀委書記的縣政協同行一同前去。取道縣行政中心時,又和在縣委剛匯報完工作的留莊鎮黨委書記侯建偉不期而遇,他正準備趕回鎮里,聽說我們的去處后執意要陪我們一起到趙樓村。我駐村時,侯建偉在留莊鎮擔任鎮人大主席團主席,那一屆鎮黨委班子成員如今都已調離,只有他還堅守在那里,這些年我們也一直保持著聯系,他也多次邀請我回留莊去。
我與當年的兩位留莊鎮黨委負責同志同坐在一輛車里,有著聊不完的話題,不知不覺間就進入了留莊鎮境內。車子從省道下來,駛進田野間一條新修的水泥道路,道路兩邊綠樹婆娑,樹下一簇簇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開著朵朵鮮花。侯建偉告訴我們,這是格桑花,這條路就叫格桑花路,是專門修建的通向趙樓村的景觀路。格桑花路,多么富有詩意!我知道,格桑花是生長在西藏、青海等高海拔地區的一種植物,現在居然種植到了我們這里。侯書記告訴我,是鎮政府的同志從網上購買來格桑花種子,嘗試性地種植后獲得了成功,他們便把更多的格桑花種子種植在了這里。
一座寫有“大趙樓”三個金色大字的彩繪牌坊,赫然矗立在我們眼前。趙樓村到了,我在腦海里急速地搜索著幾年前我對這個村的記憶。給我印象最深的村委會院子里的破舊房屋不見了蹤影,在原址上代之而起的是白墻彩瓦的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白色圍墻上的圖畫充滿著向善向上的文化氣息。寬闊的村民文化活動廣場上,文化大舞臺、體育健身器材等設施一應俱全,建筑式樣別致的村標準化衛生室房頂上的紅十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村前的荷塘里茂密的荷葉青青,蓮蓬在水中昂首挺立,像是在向我們點頭致意。荷塘與岸邊的居民住房相互映襯,讓人恍如置身到了江南水鄉里。趙樓村真的變了,變得我都認不出來了,我不禁連聲驚嘆。
村中還不是最美的風景,趙樓村最驚艷的美在稻田間。我在村中留下匆匆一瞥,便急忙向村子南面的稻田走去。時值處暑節氣,正是水稻生長的旺盛時期,一塊塊碧綠的水稻田匯成了一片無垠的綠色海洋,朝遠處鋪展開去。輕風拂過,綠波蕩漾,散發著稻花的清香氣息,讓人心曠神怡。站在田間平視領略不了稻田畫的大美,只有在高處俯視才能感受土地上生成的畫面帶來的視覺沖擊。我們穿過迎賓長廊,走過田間小徑,登上一座高200多米的鋼結構觀光塔,舉目四望,腳下稻田中的幾塊巨型稻田畫盡收眼底:梁祝化蝶雙雙飛、和和美美一家人、凝神眺望的美人魚、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鐮刀錘子組成的黨徽,向人們傳遞出愛情、思念、期盼、和諧、忠誠等寓意。天色漸晚,夕陽的余暉灑滿了整個稻田,灑在那塊黨徽稻田畫上,像是涂上了一層金色,看上去更加鮮艷奪目。我提議以黨徽稻田畫作背景拍照留影,讓我們和大地上的黨徽定格在一起。
在留莊鎮駐村的三年間,我不但對鄉村的風土人情有諸多的了解,而且對這里的山、水、田、林、路也都熟悉,不少地方都留下過我的足跡。留莊鎮是典型的平原農業鄉鎮,薄山湖南干渠流經這里,給農業帶來了灌溉之利,干渠兩岸的群眾有種植水稻的習慣。尤其是趙樓村稻田面積最大,和周邊的汪莊、三宗寺、崔樓、梅莊等幾個村的稻田集中連片,成為留莊鎮的水稻核心種植區,品質上佳的留莊大米就出產在這里。從2013年開始,確山縣委、縣政府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選擇在這里建設了10萬畝高標準良田,完善各類農業基礎設施,為更好地發展農業生產創造條件。我離開留莊鎮的時候,這里高標準良田建設正熱火朝天。如今,這里已經水渠縱橫、綠樹夾道、田地成方,一派勃勃生機。
我一直都想探究,是誰的創意讓這片田地幻化出了迷人的魅力?又是怎樣的努力讓這些創意變成了現實?侯建偉介紹說,這幾年,留莊鎮黨委、鎮政府借力扶貧攻堅,通過產業扶貧助推發展,探索傳統農業鄉鎮發展特色農業的新路,通過產業扶貧助推當地群眾脫貧致富。近年來,隨著農業供給側改革,國內大米品牌越來越多,高品質的大米不斷涌現,鎮黨委、鎮政府圍繞留莊盛產水稻做文章,打出富含微量元素硒的品牌,普及科學的種植技術,著力把以留莊大米為代表的農產品做大做強,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他們為趙樓村量身定制了美麗鄉村發展規劃,發展鄉村旅游和休閑觀光農業。鎮黨委、鎮政府的同志和鎮中學的一位教師共同設計種植出的稻田畫,在這里一經亮相,吸引了不少游人紛至沓來。鎮黨委、鎮政府因勢利導,把這里開辟成稻田文化藝術公園,還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怡森園現代農業合作社,在這里建成了怡森園農莊,給來這里觀光的游客提供餐飲、購買農產品等服務。去年和今年,又聯合縣里多個部門在這里舉辦稻田文化公園開園儀式,開展了規模空前的美麗鄉村宣傳推介活動,趙樓村很快名聲鵲起,成了留莊鎮的新名片。
黨委、政府有創舉,黨員干部有擔當。侯建偉書記談到,趙樓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得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市、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不少扶貧項目和資金相繼投向這里,讓這里贏得加快發展的先機。2013年,縣里選派到趙樓村的第一書記任期結束后,市地方稅務局又與趙樓村結對幫扶,選派一名干部又來到這里駐村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為改變趙樓村的貧困面貌接力。村黨支部書記老潘以前在確山縣城做有生意,扶貧攻堅戰在趙樓村打響后,老潘丟掉了自己的生意,開始全身心地工作在村里,為鄉親們盡快脫貧致富殫精竭慮,成為在全縣叫得響的村黨支部書記。實際上,為這片土地傾情奉獻的基層干部何止這些,我知道的就還有幾任鎮黨委主要負責同志、鎮里的歷任包村干部,還有縣里從事精準扶貧的那些同志,是他們用智慧和汗水合力打造出了這所美麗的鄉村,他們也用擔當和奉獻書寫下了令人民群眾滿意的工作業績。
當我和侯建偉探討起如何擴大這里的水稻種植面積時,他坦言,長期以來這里的水稻由于是農戶分散種植,加上技術缺乏、選用的良種不一、種植方法落后,一直沒有理想的收益。還有不少農戶認為種植水稻比種植小麥、玉米費時費力,種植水稻的積極性不高,導致種植面積擴大受到制約。下一步,鎮黨委、鎮政府將大力鼓勵鄉村能人創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的形式,引導更多的群眾種植綠色、有機水稻,提高留莊大米附加值,增加群眾的收入,帶領和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他還欣喜地告訴我,三宗寺村原黨支部書記王建東就注冊成立了禾盛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流轉本村土地種植有機水稻,他的公司生產的禾嘉留莊大米先后獲得了“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和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他還帶著產品參加了第二十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的原產地地理標志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王建東我非常熟悉,是當年和我同時期的村黨支部書記,他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這些年一直在為提升留莊大米的品牌價值而努力。聽到這些,我真要為他點個贊,祝愿他有更大的作為。同來的在郵儲銀行任職的我的戰友表示,對這類農業經營主體他們金融部門一定給予大力支持。
夜幕就要降臨,我們離開這里時,我在道路旁邊又看到大片大片的格桑花。一叢叢深深扎根在泥土里,細細的綠葉中長出的莖稈上,綻放著或紅或白或紫的的花朵,美麗而不嬌艷,柔弱但不失挺拔,靜靜地守望在這里,展示著頑強而執著的生命張力。格桑花在雪域高原,寄托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情感,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幸福花。因此,人們把格桑花的花語解讀為要給眼前的人們送去幸福。當下,各級黨委、政府正在實施脫貧攻堅,工作在農村基層一線的廣大黨員干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都在蠻拼地工作,用他們執著的奉獻,堅守著一方土地,履行著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為貧困群眾謀取著幸福生活,他們就像是格桑花一樣,靜靜地綻放著美麗。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