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店鎮教師扶貧暖人心
摘要: 一樁樁一件件扶貧故事說不完任店鎮教師扶貧暖人心□晚報記者許 靜 文/圖教師和村干部一起為朱運力(左二)制訂脫貧方案。近日,家住確山縣任店鎮和尚莊村55歲的朱運力見人
一樁樁一件件扶貧故事說不完
任店鎮教師扶貧暖人心
□晚報記者許 靜 文/圖
教師和村干部一起為朱運力(左二)制訂脫貧方案。
近日,家住確山縣任店鎮和尚莊村55歲的朱運力見人就笑著打招呼,見了村干部就忙著表達歉意,和他平時的冷漠形象相比,像換了一個人,這到底咋回事?
拒絕幫扶的村民
朱運力年少時生活坎坷,家人接連遭遇不幸,這對他打擊很大,一度對生活失去信心。多年前,他所在的和尚莊村因為地處山區不適合居住而集體搬遷至山下,可朱運力不愿意搬,一個人住在離新村莊1.5公里的半山腰,過著離群索居、與世隔絕的日子。
今年夏天,村黨支部書記李順陽在扶貧走訪中,看到朱運力家徒四壁、衣不遮體,就找人幫他修繕了房屋,并給他買了一條褲子。哪知朱運力不領情,隔著院墻把褲子扔了出去。
李順陽說,去年6月,確山縣大力開展扶貧攻堅工作,朱運力家被評為貧困戶。村里想方設法幫助他,可村干部不是被拒絕就是被罵走,著實讓人傷透了腦筋。鄉親們對他既同情又無可奈何。
真情暖人心
2017年9月2日,確山縣將一批優秀教師充實到扶貧隊伍中。任店鎮鎮黨委書記龔喜慶對這支教師幫扶隊寄予很大希望,希望他們發揮自己的職業優勢,對貧困戶進行精神慰藉。
任店鎮中心小學校長蔣國軍的幫扶對象就是朱運力,當他踏著泥濘來到達朱運力位于半山腰的家時,雖然已有思想準備,但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朱運力蓋的是一個沒有被罩的被套,鍋用幾塊磚瓦支起。破桌子上放著一盞煤油燈。蔣國軍不禁唏噓:社會發展到今天,怎么還有如此貧困的人家?當他得知朱運力拒絕幫助后,決定慢慢捂熱他的心。
“你住這兒冷不冷?”蔣國軍一邊和朱運力拉家常一邊幫他整理屋子。“你看你身強力壯的,隨便打一份工掙的錢也吃不完。”當得知朱運力喜歡喝酒時,蔣國軍笑言改天會帶兩瓶酒,和他對酌兩杯。聊著聊著,朱運力的話多了起來,將他當成了知己。他講起了自己悲慘的身世,也講起自己經常“犯渾”的故事。
蔣國軍把朱運力的情況向鎮中心校校長周俊婷匯報。他們商議,決定先籌錢幫他家扯上電線,裝上燈泡。老師們也積極相應,這個拿出200元錢,那個拿出100元錢……很快將資金籌集到位。但往半山腰通電何其難?蔣國軍及村干部想盡辦法,終于讓朱運力家通了電。
“你看看,你從前怎么拒絕好心人的幫助呢?”當得知朱運力因家中通電激動得一夜未睡時,蔣國軍趁熱打鐵做起了他的思想工作。經過幾個小時的循循善誘,朱運力慢慢打開了心扉,并對自己從前的行為悔恨不已。
扶貧故事多
昨日,當記者在和尚村見到朱運力時,他高興得像個孩子:“我應該理理發、刮刮胡子再來見你們,以前村干部幫我我還罵人家。以后我一定靠雙手掙錢勞動、自食其力,不給政府添麻煩了!”
村黨支部書記李順陽告訴記者,任店中心校的老師們真不愧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再“難纏”的人,經過他們做思想工作,都滿懷信心地面對未來。有一天中午,50歲的村民楊光安正在晾曬玉米,突然天空陰云密布。準備去吃午飯的任店中心校的老師們經過此地,連忙拿起掃把和鐵锨,把玉米一袋一袋裝好后幫其拉回家。等忙完這些已經很晚了,幫扶隊員們早已饑腸轆轆。
村民王大梅的兒子孔建中經常頭痛卻查不出原因,讓家人煩躁不已。當任店鎮中心校的老師們走訪到她家時也遭到了強烈的排斥。得知王大梅因孩子生病一直沒確診而著急時,蔣國軍立即聯系了他的學生——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吳剛博士。當時吳剛正在美國學習,就把給孩子看病的時間安排到他回國后的第二天。王大梅為此感動得落淚,讓他到家里吃碗她親手搟的面條。
深秋已經有了寒意,但聽著這些故事,記者覺得心里暖洋洋的。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