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辣“神器” 讓農機開進蔥姜蒜大田
摘要:原標題:三辣“神器” 讓農機開進蔥姜蒜大田 國內首臺高效精準大蒜播種機 “你難以想象種蒜讓我們受過多少罪,彎著腰一點兒一點兒的種芽,一天下來累
國內首臺高效精準大蒜播種機
“你難以想象種蒜讓我們受過多少罪,彎著腰一點兒一點兒的種芽,一天下來累的腰酸背痛。從種到收全靠手工,不容易著呢。”但這些已成為濟寧蒜農孫本光的回憶,如今他已宣布自己結束了“揮汗如雨、腰酸背痛”的種蒜生活。
將他從勞累的作業中“解救”出來的是由山東省農機院研制成功的國內首臺高效精準大蒜播種機。該機械問世后的田間“首秀”,曾引起蒜農們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觀,被譽為“神器”。
“大蒜機械化播種有三個關鍵環節,首先要實現從種箱單粒取種,再通過機械完成鱗芽定向,即必須保證讓蒜種的尖部朝上,最后實現直立下栽。目前,大蒜播種機的蒜種鱗芽方向調整裝置、大蒜直立栽種播種機填補了國內空白。” 田間作業研究中心主任馬繼春研究員向記者表示,機械化播種每天可達25畝,效率是人工的30倍,極大地帶動了大蒜全產業鏈的提質升級。
大蔥、生姜、大蒜俗稱“三辣”,對種植戶來說,把農機開進蔥姜蒜大田的期待已久。該院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成立了“三辣”作物生產機械研究創新團隊,以產業瓶頸為突破口展開攻關,將菜農的愿望化為現實。1997年,研發了背負式大蒜放鋪式收獲機;2001年,研發出4GJ-1型生姜收獲機,成為國內大蒜、生姜收獲機械的開拓者;2007年,首次提出大蒜生產全程機械化研究技術路線與方案,并開始大蒜播種機械的研制;2012年,在國內率先提出開溝與深松相結合的側置式挖掘收獲技術,研發出的4CX-1型大蔥收獲機,最大挖掘深度可達60厘米,解決了章丘大蔥挖掘收獲中最后10厘米問題。
在山東省科技廳、省農機局等主管部門科研立項的支持下,大蒜種植機、大蒜聯合收獲機等一系列科研成果不斷涌現。播種團隊負責人薦世春研究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作業季節每臺播種機每天作業300畝,作業費用150元/畝;每臺收獲機作業500畝,作業費用200元/畝,相比人工播種350元/畝,人工收獲1200元/畝,蒜農每畝可節約成本1200元左右。”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