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摘要: 原標題: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黃群慧國有企業改革經歷了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放權讓利”,其實解決了國有企業真正進入市場,大概用了十
原標題:國企改革下一步:破解“行之惟艱”
■黃群慧
國有企業改革經歷了三大階段:第一階段“放權讓利”,其實解決了國有企業真正進入市場,大概用了十五年時間;第二階段“制度創新”,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第三階段“國資改革”,從2003年到十八屆三中全會,這十年左右建立了國資委。
現在國企改革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直到現在還有人說,改革永遠在路上,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我認為可以表達為國企改革執行很難、推進很難,但是決不能把它作為不改革或改革力度小的一個原因和理由。
為什么?我認為有幾個原因推進這么難。
第一,對國企改革的目標有待進一步明確,因為從社會“可獲得感”角度來看,現在我們過多提的是國企做大、做強、做優,但是國企改革還承擔著另外一個任務,就是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
第二,國企改革的路徑要“上下結合”。現在上面有了制度框架了,下面要不停地進行實驗和試點,當然現在已經有大量的試點,但是做試點要有一個前提,一定要有容錯機制。
第三,國企改革的動力機制有待平衡。我們現在強調的約束多而激勵少,所以改革很難推進下去。
過去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比較難,主要是執行誤區比較多。
第一,認為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股權多樣化,這兩個概念是不一樣的。混合所有制只是股權多樣化改革的其中之一,混合所有制是國有和非國有的股權的混合。
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能等于國有資產流失,關鍵是改革的過程和操作要規范。
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不等于全部的國資國企改革,不要認為推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改革就都實現了。
第四,重股權、輕治理。混合制改革就是股權大家混在一起,其實最為關鍵的是治理結構怎么變。
第五,重約束、輕激勵,重結果、輕過程。混合所有制改革是一個市場互相引進的過程,而不是政府一定要達到多大的比例。
怎么來解決?
第一點,必須以對每家國企進行分類、并向社會公布為前提。現在文件有了三類,公益類、競爭性商業類,戰略性商業類。關鍵一定要說清是哪類國企,要搞混合所有制,搞員工持股。如果是個壟斷型的企業,搞員工持股,把錢都給了自己的企業員工那是不合適的,一定是競爭性的國有企業,員工持股持的多,是靠新增的貢獻得到的,所以一定要有這么一個功能定位,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才適用員工持股。
再一個分類分層,現代國有企業領導人也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按照政府官員的角色去管;另一類是按職業經理人管理。
第二點,國企改革必須一定要協同推進。
第三點,國企改革的四梁八柱都具備了,但是要實質推進的話,關鍵是要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應該是當務之急。國企改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已經把規劃規劃的很好,四梁八柱,現在我們要執行,關鍵要破解執行難的問題。
(本文根據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9月23日在“第二屆野三坡中國經濟論壇”的演講速記整理而成,未經本人審閱。)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