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中國宣布停止人民幣充值
摘要:比特幣交易平臺的關停進入倒計時。昨日,曾自稱“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平臺”的比特幣中國宣布于中午12:00關閉數字資產和人民幣充值功能,并再次強調將于9月30日
比特幣交易平臺的關停進入倒計時。昨日,曾自稱“中國第一家比特幣交易平臺”的比特幣中國宣布于中午12:00關閉數字資產和人民幣充值功能,并再次強調將于9月30日中午12:00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9月30日前多數平臺將停止交易
根據公告,比特幣中國于北京時間9月27日中午12:00關閉數字資產和人民帀充值功能,并將于9月30日中午12:00停止所有交易業務。公告稱,平臺數字資產及人民帀的最終提現截止時間為10月30日中午12:00;用戶如不想保留數字資產,請盡快兌換成人民幣再進行提現。
公告表示,目前比特帀中國的礦池(國池)等業務不受影響,繼續正常運營。
此前9月4日,央行等部門發出《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不斷升溫、同時被指存巨大風險的ICO(首次代幣發行)融資,并明確任何代幣融資交易平臺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按照要求,除了少數網站外,多數平臺將于本月底停止相關交易。其中,元寶網將于9月28日20:00全面停止網站交易,聚幣網將于9月30日24:00前停止所有虛擬貨幣的交易業務,李笑來投資的云幣網已經于9月20日永久性關閉所有品種交易功能。
OKCoin幣行、火幣網則將于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兌人民幣的交易業務,并將在未來逐步停止所有虛擬貨幣交易業務,被認為得到了一個月的“寬限期”。
場內交易暴跌,或轉向海外
近幾日,各家比特幣平臺的交易量已較此前暴跌。以OKCoin為例,昨日18:45左右,其24小時交易量為3291.84個比特幣。此前,其單日交易經常超過1萬個比特幣。
不能在國內平臺交易怎么辦?在一個投資者群里,針對有炒幣者提出不想從平臺離開的問題,有自稱為平臺人士回復其稱,可以將幣轉至其海外平臺。
目前國內兩大平臺火幣網、OKCoin都擁有在海外的站點。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前有平臺高管在內部發言中指出,如果取締比特幣平臺的傳言屬實,其公司會重點發展海外發幣業務,并著力于推進海外的牌照。
金融分析師肖磊指出,場外交易投資者首要將要面對信譽風險,交易時用人民幣買比特幣,或者賣了比特幣收回人民幣,如果不是面對面,則很難保證安全。
肖磊認為,中國關閉交易所對全球的比特幣市場的發展會帶來沖擊;不過政府并未宣布比特幣是非法資產,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剛性的需求可能會轉到場外。
“現在價格沒有跌下來,主要還是國際市場還有這個需求,短期內熱度還存在,大家還在尋找渠道,可能交易所數據會迅速下降,但場外交易不好統計。”肖磊認為,從中長期看,國內政策基本上“非常明確”,比特幣這樣的主要交易品種,已經限制到很小的市場里。(記者宓迪)
■ 比特幣故事
投資者:有人清倉有人堅持
“我已經全部清倉。”炒幣多年的老吳(化名)告訴記者:“股票和比特幣,對我們這些人來說有啥區別,不都是投機?誰買了股票不指望它漲的,誰買了幣不指望它漲的?”
“騙走了我兩年的積蓄。”一位玩家曬出一張各種幣暴跌的行情圖,在其微博上吐槽。不過除此之外,仍有比特幣投資者繼續堅持。
“收比特幣22000,有的私信我,騙子走開。”不久前王麗(化名)在微博上發出一條消息。昨日,她告訴記者,把幣搬到海外平臺是其獲利的途徑之一。“24500一個。”隨著行情的波動,她昨日報出的價格較前幾日有所上升。另一位場外收幣者告訴記者,一些人出于洗錢、躲避外匯監管等目的,仍然會選擇場外交易的方式。
新京報記者 宓迪
專業玩家:通過海外賬戶“翻墻交易”
王先生(化名)是位國內比較資深的比特幣“玩家”。據他介紹,他所熟悉的比特幣玩家進行了分化:一部分手中有美元賬戶的專業比特幣“玩家”,可以通過翻墻軟件、在海外比特幣交易平臺上繼續炒幣;另外一部分既無海外美元賬戶、又沒有太多操作經驗的小白玩家,只能退幣。
“比特幣本來也是風險自負的交易行為,現在在國內既換不成物,也換不成錢,但這并不影響到外國去換幣,只要有海外美元賬戶和翻墻軟件。”王先生說,“翻墻很方便,一款翻墻軟件每月收費30元錢左右,玩家直接就可以跳網,跳網后國外的比特幣交易網站很多,只要有美元賬戶就可以直接充幣”。
對于辦理美元或其他外幣賬戶,在王先生看來相對容易。“到香港就可以辦張卡,你用這張卡把資金換成港元或是美元,這張卡從此以后就可以掛在國外炒幣的交易平臺上,隨時可以換幣、炒幣,兌現后再回到這張卡上。”
2016年11月時王先生曾出差美國,來自他當時的觀察,美國的一些銀行可以直接做比特幣的結算業務,“很多海外國家和地區直接就認比特幣”。
新京報記者 黃鑫雨
留學生家長:中介不再做“場外交易”
對于冷先生(化名)來說,跟比特幣打交道則是源于兒子海外求學需要。冷先生的兒子因長期在加拿大學校冰球培訓,除了兒子的學雜費,還有他或妻子陪讀時的生活費用,所以常規的外匯限額對他們顯得捉襟見肘。限額之外使用比特幣換匯、結匯成為他們的金融需求。
出于類似原因,比特幣的場外交易頗為火爆。冷先生表示,在國內比特幣交易沒有被限的時候,沒有海外美元賬戶的家長們會請一些國內的場外交易“中間商朋友”幫助。來自冷先生朋友圈截屏信息,今年6月比特幣在高點交易時,某位場外交易圈的“大V”一天的交易額曾達到910萬美元。
這位“大V”在昨日上午8時17分的朋友圈稱:“從即日起,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請不要找我交易比特幣。以后不做場外交易了,只做墻外交易。”
新京報記者 黃鑫雨
■ 相關新聞
澳門金融局:比特幣涉大量風險
昨日,澳門金融管理局再次發出風險提示,重申了此前2014年的觀點:比特幣乃虛擬商品,不屬于法定貨幣或金融工具,不受其監管,而有關虛擬商品的交易涉及大量風險,包括但不限于洗錢及恐怖主義融資,參與者必須特別注意。
澳門金融管理局稱,鑒于最近內地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大量涌現,投機炒作盛行,內地部委已明令禁止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為代幣發行融資和虛擬貨幣提供服務,澳門當局也已發函,提請澳門所有銀行及支付機構,不應直接或間接參與或提供任何與之有關的金融服務。
上周,摩根大通CEO戴蒙稱比特幣及整個數字貨幣業是“一場騙局”,他表示“比特幣不是真實的東西,它被嚴重投機”。國際清算銀行(BIS)表示,世界各地央行不能袖手旁觀,聽任加密貨幣的發展,因為它有可能對金融體系穩定構成風險。
此外,據媒體報道,香港監管部門也已公開表示,銀行和金融機構在交易或處理比特幣或其他數字貨幣時,要謹慎地遵守反洗錢要求。另外,包括日本在內的國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已經著手與比特幣相關的監管工作。(宓迪)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