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政策護航 智能網聯汽車即將上演\"大顛覆\"
摘要: 自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在過去兩年里,產學研各界及政府紛紛圍繞這項新技術,從各個角度謀求突破,包括研發新技
自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在過去兩年里,產學研各界及政府紛紛圍繞這項新技術,從各個角度謀求突破,包括研發新技術、完善智能網聯技術的頂層設計、制定相關的相關法規標準。
尤其是標準法規,作為規范市場行為、引領產業健康發展的根本依據,隨著國內智能網聯技術日趨成熟,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成為政府需面對的首要課題。基于這一背景,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綱領的基礎上,今年以來國家先后發布了多個重要文件,對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形勢、目標、任務作了系統分析和部署,以引領產業健康發展。
《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 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標準》
狀態:2017年9月18日發布
作為國內第一部V2X應用層團體標準,《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 車用通信系統應用層及應用數據交互標準》由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牽頭,聯合通用汽車、長安汽車、清華大學、上海國際汽車城等16家單位共同制定。
該標準旨在通過對道路安全、通行效率和信息服務等基礎應用的分析,定義在實現各種應用時,車輛與其他車輛、道路交通設施及其他交通參與者之間的信息交互內容、交互協議與接口等,來實現車用通信系統在應用層的互聯互通。因為不同品牌車輛及后裝V2X系統要求數據交換標準及接口,該標準正是基于這以需求,對數據集和數據交互接口進行規范。
具體來看,此次發布的V2X應用層標準選擇了涵蓋安全、效率、信息服務三大類的17個典型應用作為一期應用,包括前向碰撞預警、交叉路口碰撞預警、異常車輛提醒、綠波車速引導、前方擁堵提醒、汽車近場支付等。并在應用定義、主要場景、系統基本原理、通信方式、基本性能要求和數據交互需求6個方面對這17個一期應用分別進行了描述,根據各應用對通信頻率和時延的不同需求進行了分類。
同時,該標準還對應用層數據集字典、數據交互標準及接口規范進行了定義,并給出了車輛基本安全消息、地圖消息、信號燈消息、制動系統狀態、車道屬性等一系列數據集的代碼,這些均可直接載入到V2X系統中應用。不僅如此,由于制定了應用層數據接口,該標準可用于各種不同的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
可以說,此次標準的出臺填補了國內V2X應用層標準的空白,為國內各車企及后裝V2X產品提供了一個獨立于底層通信技術的、面向V2X應用的數據交換標準及接口,以便在統一的規范下進行V2X應用的開發、測試,對于V2X大規模路試和產業化將起到推動作用。
《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管理規范(試行)》初稿
狀態:初稿已經完成,正在論證修改
當前,無論是整車廠商、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還是國內外科技巨頭,都在大力拓展自動駕駛研發,將智能駕駛作為新戰場,加速前進。然智能汽車最終想要落地,除了具備成熟的技術,還需獲得政策方面的許可,包括前期的路試權,以及像當前的燃油車一樣獲得路權,能夠上路運行。
基于這一考量,9月8日工信部網站消息稱,為支持和規范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推動汽車智能化、網聯化技術發展和產業應用,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前期組織起草了《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管理規范(試行)》初稿。該初稿綜合考慮了我國道路交通管理、產業發展需要及國際經驗做法,對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適應性驗證申請及審核流程、驗證過程管理、驗證期間事故責任認定及處理等作了規定。目前《規范》尚處于討論階段,但已經形成基本框架。
另據財新網報道,有接近工信部的人士稱,國內自動駕駛汽車路測申請流程或與國際慣例類似,由測試主體提出申請,主管部門設定申請門檻條件,頒給符合要求的申請者測試牌照。申請主體沒有特別的限制,除傳統汽車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外,互聯網公司和高校院所等均可提出申請。但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公共道路前,需要經過5000公里實車驗證和第三方技術機構驗證。相比美國加州的路測規定,中國路測擬定門檻較為嚴格。
不過關于《規范》具體的發布時間,目前尚無確切消息。(蓋世汽車 熊薇)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