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街區制公租房小區年底入住
摘要:原標題:首個街區制公租房小區年底入住 剛剛攤鋪好的瀝青路,雖然不寬,但把十幾棟灰色的樓宇一一串聯起來,直抵外面的市政道路。這不是各自獨立的大廈,而是一個可以滿
剛剛攤鋪好的瀝青路,雖然不寬,但把十幾棟灰色的樓宇一一串聯起來,直抵外面的市政道路。這不是各自獨立的大廈,而是一個可以滿足幾千人居住的小區。
昨天,市住建委舉辦保障房工地開放日,北京街區制公租房項目——郭公莊一期項目正式揭開面紗。這是北京第一個真正意義的開放式小區,不設圍墻,內部道路未來將開放給社會車輛使用。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郭公莊一期將在今年年底前竣工入住。
小區內四條道路開放使用
在2013年郭公莊一期公租房項目規劃設計時,就敲定要走“開放式小區”的路線——不設圍墻、密路網、窄道路。
“內部形成的路網接入市政道路,每條道路寬度只有4到6米。”韓風磊是郭公莊一期公租房項目的設計負責人,早在住建部門提倡“街區制”之前,他的設計團隊就希望能借鑒國外不少高密度開發式小區,準備在郭公莊一期上有所嘗試。
在去年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就提出要加強街區的規劃和建設,新建住宅要推廣街區制,原則上不再建設封閉住宅小區。這份文件發布后,主打“開放式”的郭公莊一期恰巧成了北京第一個街區制的公租房小區。
“不設圍墻”是街區制小區最大特點,小區內部的道路、綠地和公共空間向社會開放。韓風磊舉例,郭公莊一期南北各是郭公莊一號路和六圈南路,以前社會車輛從六圈南路到郭公莊一號路,就需要繞半個小區外墻;而一旦小區實現了街區制,車輛可以直接走內部縱向道路到達。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推行街區制,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環,促進道路通暢,減少交通擁堵,也打破傳統封閉社區對城市的分割。
在郭公莊一期公租房小區內部,南北和東西方向將各有兩條道路可以開放給社會車輛使用。規劃顯示,郭公莊一期小區內有兩條軸,南北向的一條S形的綠化生活軸,連接兩個入口廣場和中心花園;東西向的商業步行街,連接用地西南側的公共綠地和東側的沿街綠地,這樣就形成了“十”字形公共空間骨架結構。
內部道路設為單行道
小區沒了圍墻,內部又該如何管理?對于公租房運營管理部門而言,街區制小區沒了圍墻并不意味著沒了管理。不過,這種小區模式,還亟待探路摸索經驗。
“外部車輛好管理,外來人員怎么管?”有關物業人士舉例,像一些封閉小區現在都無法避免貼小廣告等行為,在開放式小區里又該怎么解決?
為了解決管理上的難題,韓風磊在規劃層面就已經著重考慮。在開放街區上,整個小區被分成了5個組團,每個組團上又相互圍合成一個院落,院落內是安靜安全的步行空間,又通過綠植等手段讓這一區域具備一定私密性和安全性,也避免外來人員混入。
而連接市政道路、社會車輛也能走的內部道路,被規劃成單行道,方便對進出順序進行管理,并實現人車分流。
每個組團設“公共門廳”
記者了解到,郭公莊一期總共將提供4000多套房源,目前已經有12棟樓封頂,可提供房源1418套。
由于郭公莊一期戶型普遍偏小,屋內活動空間有限,難以滿足承租人的社交要求。因此,郭公莊一期公租房在公共部分設計了公共門廳,大約100多平方米,門廳內布置了會客、休息、自動售賣機、快遞收寄箱、兒童活動區、洗衣房等設施。
與此同時,在郭公莊一期公租房社區內,還規劃設計了占總建筑面積15%的商業、辦公、社區服務設施。
據介紹,郭公莊一期1418套房源已經在去年11月進行了搖號預分配,計劃今年年底前竣工入住。除了已經完工的12棟樓外,未來還將建設8棟樓,南區地上部分還有5000多平方米的商業設施。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