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1970張罰單落地 劍指金融亂象
摘要: 原標題:銀監會1970張罰單落地 劍指金融亂象自今天3月份,銀監會以8份加強銀行業監管的文件拉開銀行業最強監管序幕后,其官網上陸續公布行政處罰信息。據《證券日報》記者
原標題:銀監會1970張罰單落地 劍指金融亂象
自今天3月份,銀監會以8份加強銀行業監管的文件拉開銀行業最強監管序幕后,其官網上陸續公布行政處罰信息。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9月19日,銀監會及各地銀監局共開出罰單1970張,其中,銀監會機關開出25張,銀監局開出533張,各地銀監分局開出1412張。覆蓋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等各類銀行機構,涉及領域包括信貸、票據、信披違規、違反審慎經營、挪用資金等五大類。
在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張興榮看來,銀監會及各地銀監局開出的罰單,折射出銀行業共性管理問題存在以下四點:一是部分員工職業素質欠缺;二是規章制度不嚴不實,銀行在關鍵流程和節點的管控上存在問題;三是,有規不依、執行不嚴;四是,道德風險與內外部欺詐問題。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9月19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隨著金融市場化進程加快以及銀行競爭壓力加大,個別銀行機構為追求盈利而忽視風險管理、法律合規意識淡化,進而出現一些金融亂象,不僅導致部分業務脫實向虛,也增加了銀行機構自身風險。監管部門通過加強金融監管,強調依法合規經營,引導銀行機構在防風險前提下增強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談及如何防范短期聲譽風險、完善長效違規防控機制,中信銀行辦公室研究規劃處中級經理謝立志表示,首先,要做到關注輿情變化,落實聲譽風險應對預案。其次,正確認識罰單問題,防范兩種傾向。一種傾向是罰單金額相對于銀行總體盈利而言,占比較小,屬于合理的監管“成本”,不必小題大做;另一種傾向是過于強調合規問題,不分情節輕重對違規人員一律嚴加懲處,在內控上“疊床架屋”,使得基層不堪重負,嚴重挫傷員工積極性,導致業務停滯不前。再次,建立全面的罰單跟蹤處置系統,借以提升管理成效。此外,完善制度流程,提升整改問責的工作質效。最后,持續開展風險合規文化建設,強化隊伍建設,形成良好風氣。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