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五年增約12萬億
摘要: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308億元,同比增長10.4%,與1-7月份持平。全國網上零售額42511億元,同比增長34.3%,明顯高于社會消費品
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2308億元,同比增長10.4%,與1-7月份持平。全國網上零售額42511億元,同比增長34.3%,明顯高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32101億元,增長29.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3.8%。
記者梳理過去五年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發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2年的210307億元擴大到2016年的332316億元,增長了約12萬億;從20萬億元到30萬億元的數額,只用了3年時間。而服務性消費、創新性消費正為經濟提供“新動能”。
同時,零售業態不斷創新,電商與傳統零售逐漸走向融合。
消費者不曬購物曬旅游
家住朝陽區29歲的李女士回憶,2012年那會還在租房,在網絡上買得多的主要是實用商品,比如吹風機、鞋架等等;后來結婚買房后,其家庭主要在旅游、健身等方面投入比較大,她近來剛花了6000元報了一個瑜伽班,平均一年在旅游上的花費大概2萬左右。她談到,現在不像之前那么愛網購了,喜歡跟家人出去走走,逛逛綜合性的商超,比如朝陽大悅城等。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陳立平談到,物質消費如今很難激起人們的幸福感,人們現在喜歡在朋友圈曬旅游、出國、跑馬拉松等等,但很少有人會曬購買了某件商品了。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同時談到,家庭消費者如今更加注重品質消費和體驗式消費,更看重消費的互動性。
服務性消費,創新性消費提供“新動能”
近五年,消費結構的變化也比較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五年來,城市居民生活質量不斷提升,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明顯,食品消費所占比重下降。
國家統計局方面表示,消費商品逐漸由以基本生活品為主到以發展、享受型消費品為主。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6年,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年均增長11.0%,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計算機及配套產品包括在此類)年均增長10.9%,金銀珠寶類商品年均增長10.5%。
汽車等大件耐用消費品進入千家萬戶,2015年末,地級以上城市私人汽車擁有量(全市)14008萬輛,比2012年增加5020萬輛,增長55.9%。
同時服務性消費在經濟中正扮演重要角色。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夏沁芳此前表示,服務性消費的快速增長促進了經濟發展新動力的形成。
北京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本市商品性消費實現11005.1億元,同比增長6.5%,服務性消費為8921.1億元,同比增長10.1%,近五年來,服務性消費的增速高于商品性消費已經常態化。服務性消費額占消費總額的比重也在逐漸攀升。2010年至2013年,服務性消費對北京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為34.4%,到2016年,這一數據已達55.1%。
除了服務性消費,創新型消費也在引領經濟發展。VR、無人機、掃地機器人等新產品不斷涌現,此外,以共享經濟為代表的新消費方式,活躍度較高。都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不同區域之間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近年來發生較大變化,中西部地區發展快于東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6年,東部、中部、西部地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速分別為11.1%、12.4%和12.1%;2016年,中、西部地區零售額占全國比重分別為21.1%和18.5%,比2012年提高0.7和0.4個百分點。
首都經貿大學教授陳立平分析,東部地區的消費結構已比較成熟,單純的物質消費很難再給消費者帶來幸福感,如果從服務性消費支出角度考慮,這五年以來的增長還是比較明顯。中西部地區這些年的增長和它的城鎮化以及東部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等都有密切的關系,它的增長可能更多來自于商品性消費的增長。
網絡零售占比五年翻番
中國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額達5.16萬億元,同比增長26.2%,是同期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兩倍有余。
2012年國內網絡零售交易規模達1.31萬億元,占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23%。2016年實物商品網絡零售交易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6%。
北京網上零售發展迅猛也成為本市消費的另一增長點。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中,網上零售額從2012年的596.8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2049億元,占零售總額的比重從7.75%提高到18.6%,對消費品市場的支撐作用逐漸增強。
陳立平分析,特大城市消費習慣的變化,與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不無關系。老齡化、少子化及新世代的崛起都會影響消費業態的變化。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調查發現,高學歷青年更偏好在網絡上購買旅游、保險、票務演出等服務。
■ 焦點
傳統零售業“上網”比例已達83%
2016年“新零售”概念提出以來,電商與傳統零售逐漸走向融合,體驗類消費逐漸增多,無人超市、盒馬鮮生等新業態涌現。
阿里巴巴相關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談到,新零售的本質是圍繞消費者的需求,實現人貨場的重構,將線上線下的資源、數據、渠道等無縫打通。盒馬鮮生這類新物種的出現目的就是想重塑零售形態,最大價值在于將線下流量導入線上。
另一方面,傳統零售業也在擁抱新業態。
以永輝超市為例,截至6月30日,永輝在全國的門店包括紅標店、綠標店、優選店、會員店及超級物種門店等多種形式,未來,永輝將持續“超市賣場+會員便利店+超級物種(餐飲、零售)”的業態組合。
另外據商務部近日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數據顯示,零售連鎖百強企業開展網絡零售的比例已然提升至83%,是全國企業互聯網應用平均水平的2.5倍。
記者 江波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