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都街道辦事處實施產業扶貧 開拓致富之路
摘要: 街道干部深入貧困戶家中走訪。眼下,走進上蔡縣蔡都街道辦事處石橋社區,不論是在社區內繁華整潔的街市,還是充滿勃勃生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處都能感受到蔡都人砥礪奮
街道干部深入貧困戶家中走訪。
眼下,走進上蔡縣蔡都街道辦事處石橋社區,不論是在社區內繁華整潔的街市,還是充滿勃勃生機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到處都能感受到蔡都人砥礪奮進的發展脈動。
干群同心大打一場脫貧攻堅戰
為切實打好脫貧攻堅戰,今年,蔡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設立了1個總指揮部和8個鄉級班子領導掛帥的村委指揮部,整合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幫扶資源。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站所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確了工作職責和任務分工,與居委會、班子成員、駐居委會干部分別簽訂了責任書。街道與村(居)兩級脫貧辦均做到了辦公場所、機構、人員、經費、責任“五個落實”,為順利開展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人員、后勤保障,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
該辦事處全體干部職工以全縣“萬人包萬戶”幫扶工作為契機,進田間,訪農戶,大力宣傳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召開群眾大會,印制墻體宣傳標語,發放扶貧政策手冊,把產業扶貧政策宣傳到村、到戶,做到了家喻戶曉,有力調動了貧困戶參與產業扶貧的積極性,實現了“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的轉變。
突出產業扶貧謀求脫貧長效
“我年紀大了,干不了重活了,家里又沒有其它的收入來源。去年,我家兩只母羊生下的四只羊羔一共賣了3000元。今年5月,在各方面的幫扶下,俺家從原來的兩只土羊發展到了如今的12只。”蔡都街道辦事處石橋社區居委會75歲村民吳毛銀高興地說:“沒有黨的好政策和政府的支持,就沒有我的今天。”
吳毛銀是蔡都街道辦事處大力開展產業扶貧的一個典型代表。
貧困戶每新發展一畝優質果園或花卉苗木,給予600元的扶貧補助;每新建1畝以上的拱棚,按每畝給予0.5萬元~1萬元的扶貧補助;每新發展一畝露天蔬菜,給予200元的扶貧補助;種植花生每畝補貼400元;種植土豆每畝補貼890元;種植食用菌500袋以上的,每袋補貼5元;年存欄肉牛3頭以上的,按每頭給予500元的補助,養殖母牛每生產1頭牛犢給予1200元補助;年存欄羊l0只以上的,按每只給予l00元的補助……為推動貧困戶增收脫貧,去年以來,上蔡縣蔡都街道辦事處加大財政投入和兜底幫扶力度,按照“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的工作思路,深入實施“五個一批、六個精準”工程,全面落實縣里出臺的產業扶貧系列政策。鼓勵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主發展生產,自主選擇花卉苗木、瓜果蔬菜、花生土豆種植,食用菌栽培及養牛養羊等致富項目,激發貧困戶發展產業的信心和勇氣,努力使貧困戶早日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合作社+土地流轉+勞動力轉移”托起農民致富夢
該辦事處積極探索“合作社+土地流轉+勞動力轉移”的產業帶貧模式。目前,共發展種植專業合作社11個,其中,規模在300畝以上的2個,100畝以上的5個,直接帶動貧困戶勞動力80多人,覆蓋三分之一左右的貧困戶家庭。其中,吳小朝專業種植合作社和江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更是實現了年利潤200萬元左右的收益。
在實施精準扶貧工作中,蔡都街道辦事處牢牢扭住勞動力轉移這個關鍵點,采取貧困戶自愿、辦事處推薦的方式,幫助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家庭實現就近就地就業。通過開發保潔員、護林員、公路養護員、托養中心護理員、優撫對象聯絡員公益性崗位等多種形式,幫助貧困戶家庭勞動力實現就業,拓寬增收渠道,幫扶貧困戶早日脫貧。目前,辦事處已安排公益性崗位達150名,實現了村村都有聯絡員、村村都有保潔員,使這些貧困家庭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袁占彪)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