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連漲 投資者如何應對
摘要:金秋9月,人民幣匯率漲勢如虹。9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237個基點,報6.5032,為第十個交易日連升,不僅創下2016年5月12日以來的新高,也創下2011年初以來最長連漲紀
金秋9月,人民幣匯率漲勢如虹。9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237個基點,報6.5032,為第十個交易日連升,不僅創下2016年5月12日以來的新高,也創下2011年初以來最長連漲紀錄。回想今年年初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還在6.95附近徘徊,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是如果繼續下跌該怎么辦。誰知短短8個月后中間價就猛升至6.5,今年的累計漲幅已超過5%。那么,人民幣還能繼續漲下去嗎?人民幣升值,又能給普通投資者帶來哪些實實在在的好處呢?
換一萬美元省4500元人民幣
最近一輪的人民幣中間價連續漲勢始于8月28日,當天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353,比上一交易日上漲226個基點。此后9個交易日內,人民幣中間價平均每天上漲幅度超過154個基點,十天內總共上漲1547個基點,在圖表上走出一條陡峭的上升直線。即期匯率方面,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甚至紛紛升破6.49關口。9月7日的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最高升到了6.4865,創下近16個月新高。
一周以來,人民幣不僅對美元升值,對歐元也在升值。對歐元中間價從8月29日的1歐元對人民幣7.9333元,升到9月5日的1歐元對7.7610元,是今年4月以來升值最快的一周。不過從9月6日起,人民幣對歐元開始小幅回落。與此同時,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價也在小幅持續攀升。
自6月底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上漲勢頭可謂勢如破竹,短短110天就從6.8左右一直漲到6.6左右。至今人民幣今年已經累計上漲超過5%,不僅遠遠超過余額寶等貨幣基金的收益,而且跑贏了許多銀行半年期理財產品的收益。
換匯方面的影響則更加直觀。以1萬美元為例,2017年年初的匯率差不多是6.95,兌1萬美元需要69500元人民幣,而9月9日中國銀行掛牌的現鈔/現匯賣出價是6.51,也就是說同樣兌換1萬美元,現在只需要65100元人民幣。短短8個多月,兌換1萬美元就可節省將近4500元人民幣。
外匯儲備連續7個月回升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升值,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在8月實現了七連漲。中國人民銀行9月7日更新的官方儲備資產表顯示,截至8月末,外匯儲備余額為3.09萬億美元,較今年7月增加108.07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時說,8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國際金融市場上,資產價格有所上升,推動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上升。這是外匯儲備連續第7個月出現回升,也是2014年6月以來首次七連升。
2014年至今,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經歷了高峰,也經歷了2016年的快速下降。在連續六個月縮水后,今年1月外匯儲備余額跌破3萬億美元,一度引起市場的緊張。不過從今年2月起,外匯儲備出現連續回升,3月外匯儲備小幅增加39.64億美元,4月則擴大增幅至204.45億美元,5月則增加240.34億美元,6月增幅回落到了32.22億美元,而7月外匯儲備的增幅再度擴大到239.31億美元,8月增幅有所回落至108.07億美元。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認為,外匯儲備是一個連續變量,沒有必要過度糾結于某一整數關口。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程度的加深,外匯儲備在合理區間內有一定的下降是可接受的。縱向看,1993年底,我國外匯儲備只有212億美元,近幾年最高時接近4萬億美元,現在是3萬多億美元,仍處于較高水平,而歷史上也只有中國和日本的外匯儲備達到過萬億美元以上。橫向看,截至2016年末,全球外匯儲備總量為10.79萬億美元,我國占到了全球外匯儲備總量的28%左右。即使我國現在的外匯儲備減少一半,仍是全球最高水平。而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如美國、德國、法國等國家都僅持有很少外匯儲備。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我國對持有美元等外匯儲備資產的需求勢必減少。但近期保持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有利于穩定預期、保持對外經濟平衡。
升值趨勢能否延續?
那么,近期人民幣匯率的變化,究竟是短期階段性升值,還是長期趨勢性的走強?目前市場上針對人民幣升值的原因和升值趨勢能否延續,形成了兩種觀點。以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為代表的一派認為,2017年人民幣升值并非曇花一現,而是趨勢逆襲。中美兩國基本面對比的拐點在2016年下半年已經出現,2014年以來的人民幣貶值趨勢在2017年結束。中國經濟逐漸穩定進入L型下半場、資產價格泡沫風險逐漸化解,中美基本面對比將進一步帶動人民幣走強,“人民幣強勢、美元弱勢”格局確認。而以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李慧勇為代表的階段性升值派則認為,人民幣沒有持續升值的基礎。隨著近期人民幣大漲,補漲需求已得到部分釋放,而美元指數也已由底部開始回升。隨著美元利空逐步釋放,且美國下半年經濟有望保持相對強勁;出于背水一戰的考慮,在中期選舉前特朗普稅改大概率也將取得進展,預計后續美元仍有一定升值空間。人民幣呈雙向波動才是未來的常態。
一國本幣對外升值或貶值,大體上與該國經濟基本狀況相符合。2014年至2016年,我國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不足、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持續存在,影響了國際資本信心和投資意愿。進入2017年,基于經濟基本面有所回暖,關于中國是否即將開啟一輪“新周期”的討論也在持續進行。對此,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一方面,國內并不具備能夠從結構上顯著影響經濟增長的條件和因素,另一方面,全球經濟總體上復蘇乏力,逆全球化思潮仍在蔓延,因此,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更多應屬于一種新的波動形式,尚不能稱為一個新周期的開始。
在“2017全球經濟金融論壇”上,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金融研究員管濤也更多地支持階段性升值觀點。他表示,可以看到去年年底人民幣匯率和目前相比簡直是冰火兩重天,這主要是市場情緒驅動短期資本流動,和經濟基本面關系不大,是人民幣匯率定價多重均衡的表現。
不必著急換美元
面對匯率波動,普通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人民幣升值將如何影響自己的錢袋子。
相對于海淘、旅游等小規模購匯,留學購匯受匯率影響比較大。由于絕大多數國家的留學費用都是用本幣計算,并且相對固定。2016年,由于英鎊大幅貶值,到英國留學的費用大幅降低,而美元對人民幣升值,到美國留學的費用大幅提高。今年出國留學所需的費用則有很大不同——美元疲軟,歐元上漲,結果到美國留學的費用大幅降低,到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留學的費用有所提高,而到英國和日本留學的費用基本不變。
對股民來說,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包括造紙、航空、跨境電商、旅游等在內的A股部分行業板塊從中受益。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紙漿進口國,隨著人民幣升值,造紙企業從進口原材料成本下降和產品出口價格升高兩個方面對造紙行業產生積極影響。從上周A股市場表現看,華泰股份、晨鳴紙業、岳陽林紙等造紙類個股已經因人民幣升值而受益。而身負巨額外幣負債的航空公司,也因人民幣升值減輕了外債,中國航空、南方航空、東方航空等航空類個股近期也全線飄紅。此外,跨境通、蘇寧云商、快樂購等跨境電商個股和中國國旅、眾信旅游等旅游類個股均因匯率上升而獲益。
有人歡喜自然就有人憂愁。尤其是去年下半年或今年1月初買入美元或美元相關理財產品的投資者,面對人民幣匯率的“一路高歌”很是憂愁。不少手里持有美元的投資者,擔心匯率持續走低,猶豫是否要換成人民幣。還有一些去年買了QDII基金的投資者,此時也猶豫要不要贖回。對此,融360理財分析師劉銀平建議投資者不必太過焦慮,此輪人民幣匯率升值還是在政策范圍內,未來人民幣是漲是跌還很難說,此時將手中美元兌換人民幣沒有必要,還會產生兌換手續費等損失。如果近期沒有留學或其他出國安排的居民,也不用著急于將人民幣換美元,因為若短期內沒有對外支付的需求,美元理財收益率要遠低于人民幣理財,而且還要遭受美元貶值帶來的額外損失。匯率的波動難以預期,還是本著用多少換多少、隨用隨換的原則,才能夠最大限度地規避匯率風險。(記者 張品秋)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