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企轉型步伐加快 重規模更重“含金量”
摘要: A股四大上市險企上半年“成績單”日前披露完畢,數字中透出不少新變化,業務結構優化、投資收益回暖等成為亮點。在監管趨嚴、回歸保障的大背景下,險企轉型步伐
A股四大上市險企上半年“成績單”日前披露完畢,數字中透出不少新變化,業務結構優化、投資收益回暖等成為亮點。在監管趨嚴、回歸保障的大背景下,險企轉型步伐加快。
從中報里可以看出,新業務價值、期交業務、投資收益等成為險企轉型的主要抓手。有的險企開始收獲轉型“果實”,有的則正經歷轉型“陣痛”。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合計凈利潤為654.15億元,同比增長7.9%。具體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7.8%、6.5%、6%;新華保險凈利潤同比下降2.3%,但降幅明顯收窄。
華泰證券非銀分析師沈娟認為,凈利潤持續改善有賴于業務結構不斷優化、新單保費增長和投資收益回暖。保險產品開發更加規范,更注重保障,投資更趨穩健,業績步入上行周期。
上半年,上市險企在擴大期交業務,收縮躉交業務,發展長期保障型產品上下功夫。其中,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新華保險首年期交保費同比分別增長10.8%、49.6%、22.6%。中國人壽開發了40多款新產品,以滿足客戶的風險保障需求;新華保險的健康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43.9%。
躉交業務即一次性付清所有保費,可以短期內迅速做大保費,但價值率極低,退保風險高,曾經被一些公司拿來沖規模、爭排名。四家公司都在削減躉交業務,提升高價值率的長期期交和保障型業務。上半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同比分別增長31.7%、46.2%、59.0%、28.8%。
保險業正逐漸告別“跑馬圈地掙快錢”,轉向精耕細作,重規模更重“含金量”。
中國人壽董事長楊明生表示,公司正處于結構調整階段,每年會主動“犧牲”一定市場份額,這是業務結構不斷優化的結果,換來的是新業務價值大幅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除了保險主業穩健增長,上半年投資收益回暖也是上市險企業績走強的主要動力。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分別實現總投資收益566.63億元、590.75億元、247.51億元,同比增長11.5%、55.3%、37.3%。
中國人壽副總裁趙立軍說,上半年公司加大了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適度提高了股票和基金的投資比例,境外投資效果也不錯。
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表示,上半年中國平安增加了權益類投資比重,從去年末的16.9%增加至今年6月末的20.4%,增加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股票及權益型基金。其中,股票投資占比從去年末的6.9%增加至今年6月末的9.5%。
陳德賢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中國平安的權益類配置比例會大致維持在目前水平,仍然青睞高分紅、價值型、經營管理能力強的大藍籌股。
保障型業務不斷做強,投資更趨審慎穩健,上市險企中報里透出的新變化契合了當前保險業回歸本源、突出主業的要求,也為一些長期以來粗放發展、正在轉型的中小保險公司提供了借鑒。而這些積極的變化,也有助于上市險企積累“后勁兒”,交出更好“成績單”。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