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游客樂享田園游 好山好水能賺錢
摘要: 山清水秀家中藏,旅游致富開新路。貴州通過農旅結合發展鄉村旅游、山地旅游等方式念好“脫貧經”,扭轉“守著好風光、過著苦日子”的被動局面。
山清水秀家中藏,旅游致富開新路。貴州通過農旅結合發展鄉村旅游、山地旅游等方式念好“脫貧經”,扭轉“守著好風光、過著苦日子”的被動局面。目前,全省開展鄉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個,其中517個被國家列為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
據統計,2016年,貴州省鄉村旅游接待游客2.42億人次,實現總收入1070.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2%、51.7%,實現了讓群眾吃上旅游飯、走上旅游路、發上旅游財。
山上藍莓飄香
寨中游人如織
貴州是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盤活廣泛分布于農村地區、貧困山區、民族地區的旅游資源,發展污染小、收益好的旅游產業,成為貴州脫貧攻堅的“看家法寶”。
麻江縣宣威鎮翁保村烏羊麻苗寨,迎來凱里、都勻的游客,形成了獨特的“周末經濟”。在這里采摘鮮果子,吃碗農家菜,愜意又舒適。2013年以前,烏羊麻還是一個貧窮落后的苗族村寨,全組貧困發生率高達45.2%。如今,通過發展藍莓產業和鄉村旅游,全寨34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村民楊啟勛感慨:昔日貧瘠的家鄉“變樣了”,山上藍莓飄香,寨中游人如織。
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花茂村,“紅色之家”農家樂老板王治強笑說:“誰不想在家把錢就給賺了呢?”
近年來,花茂村以“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大力發展紅色游、田園游,通過改水、改廁、改灶、改圈,建設農村污水生態濕地處理系統和集鎮“垃圾中轉站”,村貌煥然一新。2016年,花茂村接待游客68萬人次,旅游收入達到3260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翻了一倍。
山地旅游火了
山里村民富了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沒開發旅游前,全家收入僅萬元,現在旅游旺季時一天就能掙上萬元。”興義市下納灰村村民王玉琴笑著說。曾經常年在外務工的她回家開辦農家樂,日子越過越紅火。
下納灰村趕上了山地旅游蓬勃發展的好時機,與萬峰林景區“抱團發展”,村內小商鋪、客棧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年紀大的村民則支起了烤玉米、賣蔬菜的小攤。變“好山好水”為“金山銀山”,2016年,下納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268元。
2016年,貴州省鄉村旅游完成投資123.61億元,通過100個旅游景區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覆蓋全省141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帶動29.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就業增收脫貧,占全省脫貧人數的24.5%。
《 人民日報 》( 2017年09月07日 14 版)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