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里私藏了中國最大的錫器博物館
摘要:古鎮黎里,居江南一隅,如同深閨美人,靜謐悠然,與世無爭。沒想到,這樣一個素樸的小鎮,竟藏著中國最大的錫器博物館!各類“錫”世珍寶、藏品達數千套,其造型
古鎮黎里,居江南一隅,
如同深閨美人,靜謐悠然,與世無爭。
沒想到,這樣一個素樸的小鎮,
竟藏著中國最大的錫器博物館!
各類“錫”世珍寶、藏品達數千套,
其造型、雕刻、
風韻無不令人嘆為觀止。
歷史上,天下錫器以蘇州為盛,
而制錫大師也多出自黎里。
對錫器感興趣、有研究的小伙伴們,
來黎里開啟一場錫器文化匠心之旅吧。
黎里打錫歷史悠久,祖輩傳承
錫器是一種古老的手工藝品,公元前2700年就有錫器出現了。史料記載,所有制錫的大家均出自蘇州,其中不少就來自黎里。作為國家非遺項目,打錫在黎里歷史悠久,傳承最早,流傳有序。
明宣德年間,朱端所造錫器,奇古叫絕;明萬歷年間,趙良壁“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清乾隆時,仿吳縣制錫名家王東文手藝者無數。就連福建非遺文化連城四堡錫藝也起源于蘇州。
中國錫器博物館,明代建筑改造而來
黎里古鎮中心街上保存著一幢完好的明代古建筑——毛宅,中國錫器博物館就是由原先的毛宅改造而來。其建筑古樸雄渾,是由最初宅子的主人毛大亨建造的。毛家世代忠厚傳家,人才輩出。毛宅所在的毛家弄長80余米,明代走出了4位進士、多位舉人。
雖然毛宅的門廳并不寬,但宅院的進深很深,前后共四進,面積達1500平方米,里面搜羅了各地的錫器文物達1000余套,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錫器博物館。博物館由序廳、場景復原區、食具錫制品展示區、茶具錫制品展示區、酒具錫制品展示區、閨房錫制品展示區、文房錫制品展示區等組成,真實展示了采錫、煉錫、打錫等特色文化。
精美錫器,展現藝術與匠心
漫步在錫器博物館內,轉身回首之間,目光總會被一件件精美小物件所吸引。展示柜內陳列的各式食具、茶具、酒具、閨房錫制品、錫雕等,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完全被其藝術感以及精致匠心所震撼和征服。
其中,錫器“一品鍋”是鎮館之寶,不可不看。這件寶貝曾走進故宮博物院參加過國寶展覽,它還是館長花費了15萬人民幣從英國帶回來的。據館長介紹,館內很多錫器文物都是他多年的心血珍藏,大部分藏品是國外回流的。酷愛錫器收藏的他為了這些器物幾乎跑遍了歐美國家。
不少錫器展品,模擬的是動物造型,加上創意處理,不僅精致細膩、栩栩如生,還有著很強的實用性。比如錫雕鯉魚茶壺,整壺采用鯉魚造型,提梁鑲嵌墨玉,魚嘴即為壺嘴,優雅別致。一些古代人用的梳妝用品,雕刻也極其精細講究,令人眼界大開。
如果運氣好的話,在博物館門口還能看到大師表演打錫,觀察他們在錫片上打出各種花紋的過程。看完,你會更加驚嘆其手藝之精妙。
也許對于外行人來講,錫器可能只是破舊的金屬器具,但是,對于黎里古鎮來說,打錫這門老行當卻承載了太多歲月的回憶。
(注:此文屬于人民網登載的商業信息,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觀點,僅供參考。)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