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男生“暑假作業”:20天川藏騎行2200公里
摘要: 小周在西藏和當地孩子們在一起?! ∧缸觽z騎行途中。 媽媽拍下小周在川藏線騎行中的背影?! 〗K點拉薩 海拔3650米 東達山 海拔5130米 起點成都 海
小周在西藏和當地孩子們在一起。
母子倆騎行途中。
媽媽拍下小周在川藏線騎行中的背影。
終點拉薩
海拔3650米
東達山
海拔5130米
起點成都
海拔512米
這個暑假,你是怎么度過的?想必這是9月1日剛開學所有老師關心的問題。無錫大橋中學即將升入初二的周瑀燁,在這個暑假里,和他的媽媽一起,用20天的時間騎行了2200多公里,完成了從成都到拉薩的川藏行。
在母親奚女士看來,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最重要,她不愿意讓孩子每天到處補課。所以,和其他同學利用假期參加各種補習班不同,周瑀燁的閑暇時光都交給了騎行,而且每年暑假都要和母親來一次“窮游”,從十歲開始的青海湖騎行到今年暑假的川藏行,計劃里還有明年暑假的臺灣行。
這個不尋常的男孩
13歲的小周已是身高1米8的大小伙
8月28日,記者見到周瑀燁時,13歲的小伙子已經長到快1.8米的個頭,嗓音也頗具磁性。乍一看上去,他并沒有因為20多天的戶外運動而曬黑,母親奚女士卻在旁邊開玩笑:“那是因為老娘每天晚上給他做美容。”
因為有媽媽的專業指導,周瑀燁在騎行過程中基本沒受過傷。不過對于騎行的人來說,有個情況幾乎無法避免,就是屁股的兩個著力點一般都會被磨破。媽媽每天都會讓小周涂抹一下清涼膏,孩子新陳代謝很快,一夜就會好很多。但一直在騎行,屁股上的受力點還是會變成老繭,這次長時間川藏線騎行,小周屁股的兩個受力點又被磨出紅點子,情況還有點嚴重,不停地掉皮。
有個不尋常的媽媽
她是個騎行達人,想陪兒子騎到18歲
奚女士是個騎行達人,曾經在幾年前騎行過一次川藏線。她接觸騎行是出于身體健康考慮,多運動來加速新陳代謝。她試了爬山、跑步,最后發現只有騎行最適合自己調整健康狀態。
騎行在體力方面是應該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奚女士也是從5公里到10公里,慢慢增加的。此前,奚女士在無錫八佰伴一個珠寶柜臺做銷售員,因為騎行的時間不夠,再加上自己愛好做美食,她索性就辭職,利用騎車做起了私房菜外賣。去年在三陽百盛地鐵站,她開了一個燒賣店,為了此次川藏行,她考慮很久將小店托管了出去,她想全身心地陪著兒子一路慢慢騎下去,直到孩子18歲。
“18歲以后孩子可以獨立了,自己的路只能讓他自己走了。”奚女士說。
他說,要像媽媽一樣迎接挑戰
提起這次川藏行,奚女士說,自己起初沒想到再去,這次完全是被兒子逼的。
周瑀燁說,媽媽當年用騎行川藏線的方式成就了自己,這一次他也要像媽媽一樣迎接挑戰。奚女士一開始并沒有答應,一來考慮到孩子年紀小,二來因為騎行路線和時間較長,怕孩子吃不消,會半途而廢。誰知道,周瑀燁一直纏著她,還特意在周末增加體能訓練。奚女士心軟了。
為了堅定信心,周瑀燁特地給母親寫下保證書,承諾堅決不在騎行的過程中因為各種原因亂發脾氣,保證騎行過程中不推車,不搭車,不棄車,一旦發生此類事件就立即停止騎行,并一起回無錫。如果做不到,就懲罰他在平時每篇作文300字的基礎上增加200字——奚女士說,寫作文是兒子最痛恨的一件事。
出發前,母子倆按照之前多次出行的經驗,對每天的開銷制定了標準。這一次,川藏行的額度是每天不得超過150元,財務由周瑀燁一人負責。
7月16日,母子倆出發搭乘動車直奔成都,開始了川藏騎行。由于每天開銷的費用有限,他們的主食主要集中在蛋炒飯、面條、餅等物美價廉的食品上。奚女士笑著說,母子倆通常共吃一碗蛋炒飯,有時候兒子在點餐時都要跟廚師強調,飯要多放一點。有的時候還會臨時買一點餅帶著,餓的時候就著水吃,肚子里脹一脹也就飽了。條件不好的時候住25元一個床位的工棚,經濟稍有結余時就選擇100元的標間,去吃一頓牦牛肉。
“先緊后松,這就是周瑀燁的經濟理念。”奚女士告訴記者。
翻越14座高山,2200公里20天騎完
奚女士介紹,由于318川藏線騎行越來越成熟,因此除了遇到修路外,路況整體良好。每天騎行的里程數因道路情況而定,有的時候一天可以騎行180公里,有的時候只能騎60公里,20天的堅持,他們終于騎完2200公里全程。
相對于高原山區時而出現的冰雹等壞天氣,小周認為對他們最大的考驗其實是不斷地上山下山。紫牛新聞記者從線路圖上大概數了一下,一路下來,要翻越14座高山,海拔最高的是5000多米的東達山。
此外,途中發生的一些小故事讓小周記憶深刻。從海子山下來有6個隧道,隧道里沒有光照,很黑,母子倆也沒有戴頭燈,他們一開始有點害怕,還好途中先是遇到一個帶著大燈的湖北騎友,后來又遇上另外兩個騎友,就這樣一行人在隧道里往前騎。出了隧道遇到上坡,湖北的騎友就下來推車,并勸說周瑀燁也下來推,騎不動就不要騎了,另外兩個騎友在他的慫恿下下來推車,但周瑀燁和媽媽兩個人采取S形行進路線堅持騎行。
“當時我真的騎不動了,但一想起自己寫的保證書,就把這個念頭放棄了。”小周說,他告訴自己,不管再累再難,就是不能下車,一旦下車,就像氣球徹底泄了氣,后面的路就更難走了。
在靠近此行最高海拔東達山最后一公里處,母子倆竟然發現了兩塊不一樣的里程碑,媽媽開始抱怨。奚女士解釋,因為那個時候哪怕多騎100米都是不愿意的,所以當她騎過一塊后又看到一塊意味著這段路還沒結束的里程碑時,她心里非常不樂意。沒想到周瑀燁只說了一句話:“抱怨有什么用,難道你還能不騎嗎?”說完,一個人又默默地騎走了。
奚女士說,聽完這一句話,她其實內心是開心的,因為兒子懂得了如何面對,并用實際行動去解決。
他們眼中的騎行與生活
車輪丈量世界堅持總會迎來陽光
回顧自己的騎行生涯,周瑀燁告訴記者,十歲時的青海湖騎行是他認為最艱苦的一次,可能因為當時年紀小身體應付不了,相比之下川藏行并沒有覺得多難。
從十歲堅持騎行到現在,小周說自己慢慢認識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困難解決不了。川藏騎行途中,他看到那些朝拜的人,就這樣一步一叩首,同樣的動作堅持4個月到半年。與之相比,自己的騎行,根本不算什么。
“任何難題只要堅持都會有辦法解決,就像騎行中遇到冰雹遇到大雨,你沒有辦法退縮,你只能前進,只要堅持下去,總會迎來陽光。”
兒子騎行這么多年來,奚女士發現小周變化越來越大。去年小學考初中,老師們都不看好他,但是他依然不急不躁,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最后考入了無錫數一數二的大橋中學。
“他的心態現在非常好。”奚女士說,不僅如此,日常生活中小周會像男子漢一樣有責任心,照顧自己照顧別人。
對于今后的規劃,奚女士沒像其他家長一樣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在她看來,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母子倆約好,每到暑假就會來一趟騎行窮游,下一站是臺灣環島行,他們的目標就是用車輪丈量世界。(季娜娜)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揚子晚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