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陽縣有座羅漢山
摘要:□晚報記者 任羽 文/圖 羅漢山 石鞋 奇石嶙峋 仙人洞 右拳石 華山水庫 羅漢山寺院 在駐馬店泌陽縣和南陽方城縣、社旗縣三縣交界處——郭集鎮 ,有一個羅漢山
□晚報記者 任羽 文/圖
羅漢山
石鞋
奇石嶙峋
仙人洞
右拳石
華山水庫
羅漢山寺院
在駐馬店泌陽縣和南陽方城縣、社旗縣三縣交界處——郭集鎮 ,有一個羅漢山。遠觀此山,好似一尊彌勒佛坐北朝南端坐于此。羅漢山西山腳下即是“泌水倒流”源頭、“百米分江淮”遺址,山中風景迤邐而清幽、奇石眾多而神妙。
羅漢山作為“百米分江淮”遺址以及“泌水倒流”的源頭,據傳不僅是彌勒佛祖的弘法道場和十八羅漢修行之圣地,還是禪宗初祖達摩坐禪修行過的地方。千年的十八羅漢演武場和比武擂臺遺址及當地的地理風貌和美麗的傳說故事,足以讓許多人嘆為觀之。
百米分江淮
順羅漢寺西門下一直走,到姜莊以東的山嶺上,有一約300米寬的突嶺,站在嶺脊上,可看到流水一支向北流、一支向南流。據測,向北的流水入長江,向南的流水入淮河。每逢夏秋兩季,站在脊嶺上看流水走向是最有趣的一景,一道嶺分南北水流也算是羅漢山一大奇觀。泌陽“泌水倒流”說的就是這里。
據傳,大禹治水時到此,由于羅漢山相隔較遠,禹王治水受盡千辛萬苦,但此水總是一支向南流、一支向北流。大禹為治此水,把羅漢山自然形成的一道南北溝挖呀、改呀,目的是想把水改為由此向北或向南的一個流向。結果費了多年時間,大禹把羅漢山攔腰切成了一條南北交通要道,也未能把百米分水雙流的方向統一起來。大禹無夸,只好順其自然將向北支流引入長江,將向南流的水引入淮河。他寫了奏章呈報玉皇大帝,大意是把天底下的水該引入哪江哪河都已治理完畢,唯獨這個奇特地方的治理不能統一。
玉皇大帝看罷奏章先是一喜,而后是一怒。喜的是天底下的水已降順歸海,怒的是這么個小地方你就治理不了,還有臉呈給我看。太白金星觀玉皇大帝心中不樂,奏道:“萬歲,禹王這么大一個世界的水都治理好了,就這么個小地方的水治理不了,必有蹊蹺,不如讓千里眼看個究竟。”玉帝批準,派千里眼向下一看,果然一嶺相隔分南北支流,北流歸入長江,南流歸入淮河。千里眼忙奏報玉帝,玉帝聽罷,隨口附一詩:禹王治水遇奇趣,險把忠臣含冤屈。喜聽太白一句話,此山水流南北奇。
官帽石
在羅漢山上,沿羅漢山祖師頂西北至西南走向有一道長約300多米的山嶺,相傳此嶺名叫“將軍嶺”,令人稱奇的是將軍嶺延伸至羅漢山寺院北側,猶如一道龍脊戛然而止,頂部矗立著兩塊酷似古代官帽的巨石。
這兩個石頭帽子形態各異,右側的一個形似唐代的武官帽,圓圓的頂部下面,形成鎧甲般的帽檐,遠遠望去似一員武將牢牢守護著這片天然屏障,后面是無際的蒼松翠柏和楚長城遺址。
在武官帽的左側約10余米處,是一個共分五層巖石的文官帽,大自然的妙筆生花把這個文官帽刻畫得栩栩如生,天然的堆砌顯得每層巖石都條理清晰。
目前,這兩塊官帽石已受到有關部門的保護,游人可以乘車直達這里,一睹羅漢山寺院背后的這兩塊奇石。
獨特的文化
羅漢山景色怡人,相形石惟妙惟肖,有佛心石、官帽石、左右拳石、烏龜石、石鞋等。而蜿蜒在植被豐富的羅漢山上的楚長城遺址,是迄今在當地發現的最長、保存最完好的楚長城遺址。這段長城在羅漢山綿延了幾千米,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長龍橫臥在山上。
羅漢山位于郭集鎮北10公里處的邱莊。據遺存下的碑所志,羅漢寺始建于漢,初為呂后娘娘所建。羅漢山東南十華里處有座古鎮,現謂古城,漢時為舞陰縣,后為舞陰郡,北與舞陽相對,為王侯將相分封之地。當時呂后娘娘便授封該地,該寺重修于大清乾隆年間。從現存的五銅重修碑上可以看到,大清乾隆年間,羅漢山寺幾經兵劫,被皖匪盤踞,破爛不堪,當時的首事者在原歸基廢料壓縮規模,幾十畝的舊大殿從乾隆時重新修建而成。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