躍馬揚鞭再奮蹄
——駐馬店市第三高級中學的蝶變之路
摘要: 代廷偉 王汝君暑假期間,教師忙“充電”。風景如畫的校園環境。新修建的高標準塑膠操場。連日來,前來駐馬店市第三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市三高)報名的新生絡繹不
代廷偉 王汝君
暑假期間,教師忙“充電”。
風景如畫的校園環境。
新修建的高標準塑膠操場。
連日來,前來駐馬店市第三高級中學(以下簡稱市三高)報名的新生絡繹不絕,截至目前,來該校報名的新生已近千人。
在報名現場,很多學生家長說,之所以把孩子送進市三高,是因為他們看到該校近幾年的上升勢頭,很多學生當初進校時成績不理想,然而經過3年的學習,考出了出人意料的好成績。很多學生說,他們之所以要來市三高上學,是因為他們聽學姐學兄們說,在市三高學習3年,不僅能收獲到理想的成績,還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更好發展。
2017年,市三高畢業學生523名,其中一本上線11人,二本上線67人,進入大專以上分數線比例高達98.7%。其中,理科最高分為535分。
“我們學校之所以能實現良性快速發展,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及市教體局對我們學校的高度重視,得益于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得益于我們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全體教職員工的辛勤付出。”談起近幾年來市三高的跨越發展之路時,校長張學武感慨地說。
一所薄弱學校踏上了崛起之路!成為領導認可、學生喜歡、家長滿意、社會贊許、口碑良好的老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其發展機制與路徑選擇是否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也許,在追根溯源之后,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示。
市三高是一所改制學校,2013年以前是一所職業教育和高中教育兼有的學校,基礎薄弱,多年高考中在當地倒數。
校長情懷:辦良心教育 做良知校長
就在這種困境下,2013年年初,通過公開競聘,張學武被任命為市三高校長。
張學武能讓市三高發展嗎?他會把該校帶向何方呢?這成為老師們一時熱議的話題,他們都帶著懷疑的眼光!
張學武立即與班子成員一起共商發展策略,向教師征求發展建議,向家長請教他們期待的“好教育”,與學生探討他們心中向往的“校園生活”。上任不久,張學武審時度勢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辦學改革,決定只辦普通高中,體現出了一個專家型校長的情懷、膽識與氣魄。
以張學武為首的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后,提出了“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和“立德樹人、知行合一”的校訓。在高一學生入學之初,該校組織開展人才觀、教育觀的學習討論,鼓勵教師增強使命感,激勵學生在逆境中求成長、謀發展。他們充分挖掘學生潛能,根據學生個性和愛好特點,對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分層次教學,對一部分學生提供體、音、美、播音主持等專業特長培訓,對另一部分學生抓好文化課教育,為學生成才、實現自己的理想搭建多個平臺。
在市三高,張學武秉持“辦良心教育、做良知校長”的教育信念,以“培養好每一個學生為己任”,致力于“給每一個學生最好的教育”,轉型發展激活了師生內驅力。近年來,該校教育質量一路攀升,一些特色教學項目成績突出,學校呈現了精品發展、特色發展的良好態勢。
近年來,市三高先后被授予全國優秀網站示范基地、河南省學生管理先進單位、市級文明單位、市教育體育系統先進單位、市平安校園、依法治校示范校、教學質量提升先進單位、市優秀考點、計劃生育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有教無類:精品+特色 成就每一個學生
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思想在市三高得到充分貫徹,不管什么樣的學生,或智或愚、或賢或不肖,在市三高都會得到尊重和發展。面對生源差、基礎弱的現狀,部分教師心浮氣躁,很多新教師感到發展無望、前途渺茫,沒有“精神歸宿”,缺失職業尊嚴和自我價值認同。學生行為習慣較差,普遍厭學。校長張學武心里明白,必須通過改變學生來改變老師!必須通過改善課程來改變學生!
據張學武介紹,根據學校生源實際特點,學校采取小班化授課,每班50人左右。小班化授課可以更好地以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出發點來設計和開展教學活動,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處于教學的中心地位。同時,教師面對較少的學生,減輕了教學和批改作業負擔,便于集中精力進行教學設計,也更易于控制教學進程,在教學過程中更能有效地照顧到個體差異,從而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思考和發展。
老師在課堂教學時,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課堂上,老師們積極關注學生、關注全體。在課堂教學中改變了傳統的“一言堂”、“題海戰術”教學模式,努力為學生搭建平臺,將時間空間還給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外,學校對目標生跟蹤評價,依據學生情況,老師與學生共同確定具體并可操作的學習目標,并及時反思總結,找出問題根源和解決辦法。學校采取校長包班級、中層包學科、教師包學生的辦法,層層落實責任,努力做好跟蹤評價工作。
小班化教學成效顯現,很多學生低進高出,他們進校時的文化成績在市區排名靠后,通過3年的學習,成績和名次明顯提升!學生自信快樂,教師振奮樂業。
市三高“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大膽創新,在成就學生的同時,也讓學校發展煥發活力、聲名鵲起。
人格培養:讓學生終生受益
從市三高畢業的學生都有這樣體會:在該校3年,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做人、做事。
馬耀華是市三高114班班主任,今年高考中,他們班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回想起3年來的風風雨雨,他感慨頗多。說起班里學生的情況,馬耀華這樣總結道:“剛入校時,大部分學生學習習慣比較差,課堂紀律不好,作業完成率不高,很是貪玩,知識結構缺口多,個別人心態不好,容易有自卑心理。對于一些學生,你如果不在他屁股后面追著,他很可能就自己放棄了。”“學習不拔尖兒,在競爭中受到擠壓,那份煎熬能夠理解。但是,我經常和學生說,學習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馬耀華經常這樣開導學生。
從高一開始,他就對學生的行為習慣有了明確的要求,制定了紀律處罰管理條例,劃定了不可觸碰的“紅線”,內容涉及學生在校行為的方方面面,并嚴格地把各項處罰措施落到實處,讓學生們真正畏懼這條“紅線”,不敢觸碰,言必行、行必果,充分讓學生意識到犯錯誤的嚴重性。3年下來,學生們都養成了較好的習慣,曾經的“問題學生”如今都變得懂事、成熟。
除了嚴,愛也不可或缺。例如,晚自習時,雖然沒有課,任課老師每天都堅守在辦公室為學生們答疑解惑。因為他是班主任,晚自習都在班里。3年下來,班主任老師的陪伴讓學生們知道了感恩。
另外,讓課代表配合任課老師對同學們的上課表現情況進行及時反饋,納入到平時的考核當中。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不定期進行抽查,對完成情況不好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同時尋找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
在布置作業等學習任務的時候,采取分類推進的辦法。對尖子生、中等生、后進生采取不同的策略,對他們的學習任務做適度的調整。
“我們決不放棄一個學生,一次考試失敗了,不代表這個學生今后就沒有發展前途。” 同為今年畢業班班主任的吳麗花一直跟學生說,分數不能代表一切,對于每個人而言,戰勝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在高考中能夠超常發揮,那是最大的喜悅,不要只跟最優秀的學生比。
談起班級里的學生,吳麗花說,讓她最難忘的是他們班的馬寒晴同學。3年前,馬寒晴在市區的另外一所高中上學,由于學習成績不好,只上了3個多月,她無奈選擇了輟學。經歷了近一年的打工生涯,馬寒晴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2014年秋季開學時,在親戚的介紹下,馬寒晴來到了市三高。“剛來時,馬寒晴非常不適應,畢竟,她將近一年沒有接觸課本了。”吳麗花說,后來在她和其他任課老師的鼓勵下,慢慢讓馬寒晴重新拾起對學習的信心。今年高考時,馬寒晴以文科470分的成績超過二本線80多分。
據吳麗花介紹,在她的班里,很多學生不僅學習成績取得很大進步,而且變得更加懂事。“經歷了3年,學生們心智成熟了,這是我最引以為豪的。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我相信他們都會跨過去的。”吳麗花說,這其實比高考成績更寶貴。
像馬耀華、吳麗花這樣的優秀教師,在市三高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只是市三高眾多老師的代表,也正是在學校優秀育人文化的無形浸潤中,才有了一個又一個令人驚喜的故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張學武表示,站在新的起點上,市三高將持續探索改革創新,本著為每一位學生成長成才負責的態度,讓莘莘學子的理想在這里放飛,以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長的信任和社會的關愛。
責任編輯:db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