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退伍軍人的生態農業夢
摘要:□晚報記者 周心放通訊員 陳遠志 楊春麗 文/圖 李保學和他的蓮藕基地。今年41歲的李保學是泌陽縣春水鎮小李村人,1994年初中畢業后投身軍營。在部隊期間,他從事飛機
□晚報記者 周心放
通訊員 陳遠志 楊春麗 文/圖
李保學和他的蓮藕基地。
今年41歲的李保學是泌陽縣春水鎮小李村人,1994年初中畢業后投身軍營。在部隊期間,他從事飛機的保養和維護工作,由于工作認真負責,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多次被評為優秀士兵,還當上了代理排長。
4年軍旅生涯結束后,1998年,李保學來到深圳,在龍華汽車站開長途汽車。當時龍華汽車車隊只有他一個黨員,在他的努力下,車隊又發展了4個黨員,建立了黨支部,他任黨支部書記,經常組織黨員參加單位和社區的黨員志愿者服務活動,時刻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
兒時播下夢想的種子
兒時的李保學就有一個夢想,就是讓鄉親們告別傳統種植模式,發展既生態又高效的農業。這個夢想他沒有放棄過。在深圳的一次偶然機會,他聽一位湖北的朋友說,在湖北有很多地方種蓮藕,并實行泥鰍、黃鱔一體化養殖,效果不錯。
“這是一個好項目,我一直追求的不就是這嗎?”他說干就干,2014年毅然辭職回到老家準備種植蓮藕。
在深圳年薪十幾萬元的李保學要回來務農的消息在村上炸開了鍋。
“十幾萬元的年收入可是個天文數字,在家種10年地也掙不了那么多錢,他是不是神經了?”
“種藕?我種了一輩子,也沒種出個啥名堂,他能種好?”鄉親們七嘴八舌地議論。
建荷塘需要大面積的連片土地,他就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想把自己家的好地和別人的賴地調換。經過一番努力,他流轉了20余畝地,挖掘灌水之后成為荷塘。
除了拿出自己的積蓄外,他還多方籌措資金。“我把錢都投到這上面了,總共有50多萬元。這片荷塘就是我的親人。”李保學笑著說。
沒有技術,他就去湖北蓮藕基地找專家請教,在那兒一住就是十幾天。有時,還把專家請來指導。
追夢路上品嘗甘甜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方支持下,2015年,他的第一批蓮藕種植下塘,所有技術和種苗均是湖北基地提供的。為了達到效益最大化,他又在荷塘里投放了泥鰍和黃鱔,實現了立體化、生態化種養殖。
“荷塘能夠為泥鰍和黃鱔的生長提供好的生長環境,泥鰍和黃鱔的糞便能夠為蓮藕的生長提供豐厚的糞便,二者相互促進。”李保學介紹。
在他的精心呵護下,在種植的當年,就實現了大豐收。春節前,他的五六千公斤優質蓮藕一上市,不到兩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全部采用科學化規范化種植模式,蓮藕品相好,品質好,深受大伙的歡迎。”當年底,他購置了一輛越野車。
在荷塘邊,李保學指著盛開的蓮花向筆者介紹,蓮藕全身都是寶,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比如,荷葉可提取荷葉堿,藕節清熱潤肺、止鼻血,是廣東涼茶的必備配方。藕段、藕片可做成腌制品,蓮子是茶葉堿、藥枕等中藥保健品的重要來源,還能制作藕夾、藕粉等半成品,藕片能膨化做成休閑食品等。
在種植蓮藕的同時,他又承包了旁邊的荒山,種上了核桃樹、梨樹等,并利用山坡的空地養起了雞鴨。
帶領鄉鄰致富
他時刻沒有忘記周邊的群眾。在李保學的引領示范下,周邊已有多戶村民種植蓮藕。誰家技術、資金上有困難,他總是積極幫助。象河鄉槐樹里的李文亮剛開始不敢種植蓮藕,李保學就主動上門傳授技術,指導栽培種植。如今,已初見效益。
在李保學的幫助下,泌陽縣春水鎮桑胡趙的候軍峰種了6畝蓮藕,效益很好。板橋水庫旁邊他的一位戰友,在他的指導下種了50多畝蓮藕,前景廣闊。
“種一畝蓮藕加上養黃鱔泥鰍,收入一萬多元,是傳統種小麥和玉米收入的五六倍,既環保又高效。能讓大家成為新農民,通過發展生態農業富起來,我很開心。如今,我兒時的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下一步,我準備成立合作社,創建蓮藕加工廠,發展休閑和觀光生態農業,帶領鄉親們發展生態農業致富,為農村美、農民富、農業強的夢想不斷奮斗。”他說。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