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上發現細胞膜重要組成物質
摘要:原標題:土衛六上發現細胞膜重要組成物質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29日報道,NASA科學家利用安裝在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收集到的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29日報道,NASA科學家利用安裝在智利的阿塔卡瑪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陣列(ALMA)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首次在土衛六的大氣中發現組成細胞膜的重要化學物質——丙烯氰大量存在的確切證據。研究人員表示,這些丙烯氰含量充足,能降落到土衛六表面后,在那里形成更加復雜的生命形式。
地球上的動植物細胞是由脂質構成的細胞膜薄層將水溶液物質包裹而成,但土衛六溫度極低,只有零下179℃,水溶液在這里無法存在,其“海洋”都是由液態甲烷構成,因此土衛六上不能形成地球上的脂質細胞膜。2015年科學家證明,在地球上用來制造塑料的丙烯氰,能在土衛六上形成類似于細胞膜的穩定柔性結構。
10年前,其他研究人員根據NASA的“卡西尼號”宇宙飛船攜帶的質譜儀數據,曾推斷土衛六的大氣中存在丙烯氰。而這次發表在《科學進展》的新研究中,NASA科學家莫林·帕爾默和同事綜合了ALMA上11個高分辨率設備的數據,獲得了與丙烯氰匹配的光譜線,最終在土衛六大氣中檢測到丙烯氰這一重要化合物。他們測得土衛六的氮氣層中丙烯氰濃度很高,尤其在200千米高大氣中的濃度最高,這些含量豐富的丙烯氰最后在寒冷大氣中凝聚并隨“雨水”降落到土衛六表面的“海洋湖泊”中。
帕爾默團隊還推算出土衛六第二大湖泊——麗姬亞湖內的丙烯氰沉積量:每毫升液態甲烷中能形成1000萬個“含氮體”,相當于地球上每毫升海水中生活著1000萬個細菌生物。含氮體是科學家提出的另一種生命形式,由小型有機氮化物構成,只能在零下180℃的液態甲烷中生存。
帕爾默表示,找到了形成細胞膜的關鍵化學成分,就能進一步研究該化合物參與遺傳物質形成和代謝過程的化學反應。土衛六厚厚的氮氣層和甲烷“海洋”,為科學家研究地外生命演化提供了良好的天然實驗室。
總編輯圈點
如果生命是宇宙的杰作,那它可能有不止一種配方。地球上動植物的細胞膜由脂質構成,其他星球上的生命便一定要遵循此方嗎?研究表明,未必如此。土衛六也擁有大氣和海洋,與地球不同的是,它的溫度極低,海洋的成分是液態甲烷。但科學家依然相信,這里可能存在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其細胞膜由丙烯氰構成。這就好比,烹調一道菜時火候調小了,食材也有所調整,而結果仍有可能是美味佳肴一樣。(記者聶翠蓉)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