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軟硬不吃” 可用“加減乘除”
摘要:丹丹是個5歲女孩。一天,表弟想玩她的畫板,她不給。媽媽怎么勸都不聽,便威脅道:“你不給表弟玩,我就把畫板送給他。”丹丹說:“我才不怕你呢,我要告訴
丹丹是個5歲女孩。一天,表弟想玩她的畫板,她不給。媽媽怎么勸都不聽,便威脅道:“你不給表弟玩,我就把畫板送給他。”丹丹說:“我才不怕你呢,我要告訴奶奶。”
對于“軟硬不吃”的孩子,家長可試試“加減乘除”法。
加法:增加對孩子積極言行的關注。孩子為什么“軟硬不吃”,家長要嘗試探索他們的心理感受,弄清動機、對癥下藥,家長所講的“軟”道理要切合孩子心理,他才能聽進去。當孩子有良好的言行時,家長適時表揚、獎勵,多次積極強化。
減法:減少無節制的愛和對消極行為的關注。孩子“軟硬不吃”往往與家教有關,家長過度溺愛會讓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家長對孩子的愛要有節制,不要老盯著不良行為,孩子有些行為可能正是為了引起家長的關注,父母可選擇忽略,孩子自討沒趣后,此類行為就會減少、消退。
乘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軟硬不吃”的孩子往往缺乏規則意識,家長要讓他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嚴格按規則執行,讓孩子明白,有什么樣的行為就有什么樣的結果。一旦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孩子會自動調節不當的行為。
除法:除掉“不一致性”。當孩子有不當行為時,有的家長喜歡情緒化處理,心情好寬大處理,心情不好就重罰。前后態度不一致,久而久之,孩子就“軟硬不吃”。祖輩父輩之間也存在這種情況,因此家人要統一意見和態度。
(摘自4月19日《科教新報》 金民/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教新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