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召起 用真情換真心
摘要:用真情換真心——記省人民醫院派駐上蔡縣五龍鎮高白玉村第一書記陳召起記者 胡殿文7月9日,全省脫貧攻堅第四次推進會議在鄭州召開。省委書記謝伏瞻在講話中為我省
用真情換真心
——記省人民醫院派駐上蔡縣五龍鎮高白玉村第一書記陳召起
記者 胡殿文
不信東風喚不回
2015年8月,河南省人民醫院宣傳部新聞中心主任陳召起被選派到高白玉村擔任第一書記。高白玉村轄8個自然村,有5300畝耕地,3081口人,以種植玉米和小麥為主,是有名的建檔立卡貧困村、艾滋病防治幫扶重點村和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第一次走進這個村,陳召起看到的是大坑連著小坑的道路和表情冷漠的村民。村干部在村小學而不是村室迎接他,原來,村室早已租給了一家預制板廠,村“兩委”已經多年沒有開過會,村黨支部也沒有發展過新黨員。鎮黨委、鎮政府認為這個村是老大難村,村民提起村“兩委”除了搖頭就是嘆氣。
群眾要致富,關鍵靠支部。班子一盤散沙,咋能帶領群眾致富?陳召起清醒地認識到,他的首要任務是搞好村“兩委”班子建設。到村第一天,他就向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明確表態:我不是來當官的,而是來“推車”的。我的工作就是把村里的事情辦好,為村民謀福利。以后咱們村的所有事情,都要大家商量來解決。
陳召起和駐村隊員楊千一起,白天走訪,晚上思考。多方調研后,他在村里燒起了“三把火”。一是定期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村里大小事情都實行“四議兩公開”,由黨員和村民共同商量;二是組織村“兩委”班子和黨員代表到南陽、漯河等地學習,開眼界、長見識;三是向自己的“娘家”省人民醫院申請經費,把村室整修一新,在院子中間升起五星紅旗,村“兩委”成員輪流在村室值班。
這樣的村子,要想帶好豈是容易的?整修村室前,村里的一些頭面人物找到陳召起,想承包整修的活兒。陳召起明白他們的目的是掙錢,就婉言謝絕,他說:“咱還是找外面的人來干這個活兒吧,村干部和全體村民都來監督。”鎮上的一個施工隊聲譽很好,接下了整個工程。他在鎮黨委、鎮政府主要領導的支持下,硬是把村室修葺一新。接著,陳召起通過同學聯系到200部老年手機,又通過縣衛計委聯系到50部唱戲機。他和村“兩委”成員一起仔細確定了發放對象,然后讓村干部分頭發到村民手中。
在調研中,陳召起發現村里黨員年齡偏大,戰斗力不強。他向五龍鎮黨委建議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發展新黨員。返鄉創業的致富能手劉飛被吸收進黨組織,有3名村民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7年4月,長年身體有病的村黨支部書記提出辭職,黨支部選出了新書記,并確定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五龍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侯紅喜是這樣說的,陳書記到任后,這個村的面貌煥然一新,班子團結了,戰斗力增強了。
一枝一葉總關情
高白玉村貧困人口較多,更為特殊的是,3000多村民中生活貧困的艾滋病戶就有134戶167人。如何擺脫脫貧是陳召起最為掛念的事情。在精準識別貧困戶的基礎上,陳召起確定了脫貧攻堅“三個結合”的思路:一是軟硬結合,即扶貧扶志與營造外部脫貧環境的結合;二是點面結合,即因戶施策和建立脫貧長效機制的結合;三是縱橫結合,即爭取外部“輸血”與實現自身“造血”的結合。
高白玉村種植結構單一,如何讓村民從有限的土地中“刨”出更多的“金子”呢?陳召起經過調研和咨詢專家,提出了“個人種植+農業合作社+集體產業”的發展思路,多業態、多形式打出產業發展“組合拳”。
調整種植結構是陳召起的一個高招。他帶領村民代表先后8次外出考察,引導村民種花生、核桃和葡萄等。一開始,村民觀望的多。2016年,在外務工多年的劉飛,在村里建起特色農產品種植合作社,率先種植花生30畝,一畝地多收入500元。村民周衛民種植了8畝核桃樹,春季在核桃樹下套種西瓜,西瓜成熟后再種大蔥和菠菜,與種糧食相比收入增加3倍。2017年,高白玉村的花生種植面積擴大到1000畝。為了培養村民的品牌意識,他依托村里的劉鵬種植合作社向國家工商管理總局申請了“古蔡高白玉”商標。2016年,在陳召起的主導下,高白玉村流轉土地500多畝,建起3個合作社。村民以一定的價格將土地流轉出去,然后到合作社務工,不離開村莊就能打工掙錢。
一些貧困戶拿到扶貧款后,因為不懂技術而無法“讓錢生錢”。陳召起聯系久久面業公司,達成了村民拿扶貧款入股、久久面業公司定期分紅的協議。2016年底,村民如期拿到了第一筆分紅款,計15萬元。2017年7月,陳召起協調資金30萬元,又從第一書記專項資金中拿出一部分,計劃在村里建一座
村民鄭德臣是貧困戶,兒子患有腎積水,40多歲了還沒有成家。陳召起主動將鄭德臣確定為自己的扶貧對象,不僅為他安排了村保潔員的崗位,使他每個月有500元的收入,還為他辦理了低保,經常到他家看望,送錢送物。在陳召起的關心下,貧困戶冀海亮、王八斤、劉金響、劉衛軍、張學理家的危房都得到了翻修。他還協調省人民醫院的專家走進高白玉村,免費為村民診病,并為貧困村民送去價值30000多元的藥品。
喜看舊貌換新顏
“你看俺村這水泥路,都是陳書記到任后修的,又寬又平,走著可得勁兒了。”
高白玉村小學在村室旁邊,幼兒園在小學校園內,只有兩間房子,辦學條件差,中午回不去
2016年,高白玉村有5名孩子考上大學。陳召起聯系一個教育集團,為每個孩子提供5000元獎學金和一個皮箱。他承諾,不論誰家的孩子,只要考上學,都會得到獎勵。
提起陳召起,高白玉村黨支部書記劉本清說:“陳書記沒有生在俺村也沒有長在俺村,卻真心實意地為俺村辦實事辦好事,俺咋會不感激呢!說實在的,前一陣子陳書記安排我協調一個事情,我沒協調成功,覺得很對不起他,向他匯報時都流淚了。”高白玉村包村干部、五龍鎮黨委副書記周衛華說:“這兩年,是高白玉村發展最快、變化最快的兩年。”陳召起在村里行走,不時會有村民和他打招呼,“陳書記,坐下來喝口水,噴(聊天)一會兒”、“陳書記,晌午擱俺家吃飯吧,手搟的撈面條,筋道著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6年,陳召起被評為上蔡縣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榮獲河南省青年五四獎章,被團省委評為扶貧攻堅青春榜樣。高白玉村被五龍鎮評為脫貧攻堅先進村和人居環境整治先進村,村里3名干部還被評為優秀村干部。
村室有一間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