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旅游扶貧的魯山“阿婆寨模式”
摘要:原標題:河南旅游扶貧的魯山“阿婆寨模式” 地處伏牛山東麓的河南省魯山縣屬 “國家級貧困縣”,該縣西北淺山區的阿婆寨,由于交通不便、環境惡劣長
地處伏牛山東麓的河南省魯山縣屬 “國家級貧困縣”,該縣西北淺山區的阿婆寨,由于交通不便、環境惡劣長期讓當地多數村民受困于山溝。然而,隨著旅游項目的開發,這里煥發出生機,荒山變綠換新顏,深入開展的旅游扶貧工作還為山村增添了新活力。
仲夏時節,魯山縣觀音寺鄉黨委書記王占偉與阿婆寨景區負責人石瑋赴農戶家招工。在得知該鄉岳村村民張潭因病貧困后,他們入戶了解情況并希望老張的兒子張建鋒能去景區項目地工作。
“今年,老父親喉部做了手術后,需要家人照料生活。我就無法在出遠門務工了,也就沒有了經濟收入。” 張建鋒在與石瑋一番溝通后,便達成了赴景區項目工作的意愿。這僅是阿婆寨景區近兩年來招工、吸收貧困戶就業的一個縮影。
年過六旬的薛合功是魯山縣瓦屋鎮耐莊村的村民,幾年前因為一場火災家里一貧如洗,在生活無望的時候正好趕上景區開發。這類年齡大、無技能的貧困村民是阿婆寨景區優先幫扶的對象。
薛合功在景區的工作是負責養護樹木,每天可以領到100元勞務費。“我在澆樹之余,還可以照顧小孫女和多病的妻子。”今年5月份,在景區幫扶就業的薛合功家還脫了貧。
觀音寺鄉黨委書記王占偉介紹說,地處荒山的觀音寺鄉資源匱乏,11個村子7個貧困。就是要以阿婆寨景區作為龍頭打造旅游扶貧產業,來帶動附近村子發展農家樂,幫扶貧困村民脫貧、致富。比如,開展林果業種植、種草莓、食用菌等,這一系列產業可帶動200多戶700多人就近就地就業。
阿婆寨景區項目的開發源于石瑋少年的貧困經歷。他回憶道:“小時候背著糧食走在泥濘的山間,去鄉里讀書,十分艱苦。這一場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當時就在內心埋下一個夢想,何時能改變這窮山村。”
2012年前后,在南方已打拼多年的石瑋返鄉創業,投資開發阿婆寨景區,吸收鄉親們就業,要將窮山溝打造成景區。近三年來,石瑋自籌資金一千多萬元,綠化荒山、修整山路。但這一項目起初并不被鄉親們看好,“很多人說我傻,但是我覺得因為在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他們,讓荒山美起來是值得的。”
近五年來,石瑋帶領村民在山上大約種了10多萬棵樹。種樹不僅綠化了山坡,還給當地村民帶來了經濟收入。阿婆寨景區鼓勵附近貧困村民每種植一棵樹可獲得3元報酬,日常澆水、養護每天則給予100元勞務費。
從山間遠遠望去,阿婆寨山坡上已是蔚然成蔭,游人也漸漸增多。隨著旅游項目的開發,不僅吸納了附近貧困村民就業增收。一些在外務工的村民已發現了商機,耐莊村張溝組村民賀營,此前在南方溫州務工。2016年末返鄉在家中開起了農家樂,初起爐灶的家庭小館子格外紅火。他說:“每月約萬元的純收入。”
近年來,像阿婆寨這樣帶動貧困村民就業的“旅游扶貧模式”,在河南省如雨后春筍般“生長”。河南省是傳統農業大省,全省38902個旅游資源單體中,七成在農村,鄉村旅游資源十分豐富。根據國家12個部門制定并印發了《鄉村旅游扶貧工程行動方案》, “十三五”期間,河南省將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帶動106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136669個貧困戶、467608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責編:李易、連品潔)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經濟參考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