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四類互聯網金融詐騙手段
摘要:美色、親友、收益、高仿 當心四類互聯網金融詐騙手段 據新華社天津7月19日電 (記者周潤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絡平臺投資理財,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新領域
美色、親友、收益、高仿 當心四類互聯網金融詐騙手段
據新華社天津7月19日電 (記者周潤健)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網絡平臺投資理財,但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一新領域,編造各種互聯網金融騙局誘騙投資者。國內網絡詐騙舉報平臺——獵網平臺匯總并披露了近期高發的四類網絡金融詐騙,剖析詐騙手段,幫助投資者了解騙局,提高警惕。
——美色誘惑。許多騙子假裝美女在社交軟件上引誘男子投資買股票、基金、期貨、貴金屬等,她們一邊花式炫富,一邊曖昧勸說目標投資者,經不住誘惑的投資者最后往往血本無歸。
——熟人推薦。這類互聯網金融詐騙往往具有傳銷性質,一人“入套”,就可能以拉人頭的方式勸親戚朋友加入。當然,也有受害人不知騙局拉親戚朋友進入的情況,因為熟人關系,很多人容易上當。
——超高收益。“銀行理財”利潤回報率13%至15%,可信嗎?許多網絡理財平臺會在影響力大的網站上投放極具誘惑力的廣告,宣稱利息高出銀行數倍,投資周期短且靈活,甚至承諾只賺不賠,這些其實是騙子做的局,專門利用投資者賺錢心切的心理以低成本高收益誘惑投資者投錢。
——財大氣粗。境外大型國際集團投資、高新科技企業、國際知名公司設立。這些聽起來是不是很厲害?其實犯罪分子利用這種高大上的名詞包裝自己,騙取網友信任,進而向其發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網友一旦投入巨額資金,就可能打不開網頁,登錄不了賬戶,資金化為烏有。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0日 10 版)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人民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