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的蘇州,今昔對比還是這么美
摘要:《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1.jpeg (62.96 KB, 下載次數: 5)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6 小時前 上傳 舊時:
《楓橋夜泊》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舊時:楓橋,在寒山寺北,距山門不過百步之遙,猶如一彎新月橫跨在楓江之上。當時楓橋是官道要沖,大運河的航道晚間都會封閉起來,往來的船只便會停靠休息。
現在:當年張繼夜泊時所見的古橋早已不存,現在的這座是清朝重建的。橋長三十九點六米,寬五點二七米。與寒山寺、鐵鈴關和楓橋古鎮共同組成的楓橋景區,是具有江南水鄉古鎮風貌的風景名勝區。
☞桃花塢
《桃花庵歌》明·唐寅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間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
但愿老死花酒間,不愿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舊時:唐宋時期,桃花河(即第一橫河)西北遍植桃樹,稱桃花塢。宋末元初的《燼余錄》中詳細描述了桃花塢的范圍:“入閶門河而東,循能仁寺、章家河而北,過石塘橋出齊門,古皆稱桃花河。河西北,皆桃塢地,廣袤所至,賅大云鄉全境。”
現在:蘇州市桃花塢大街及其周邊地區。桃花塢大街位于蘇州古城西北隅,北寺塔之西,東起人民路,西至寶城橋弄,是一條東西向的巷道式大街。
☞石湖
《吳越懷古》唐·李遠
吳越千年奈怨何,兩宮清吹作樵歌。
姑蘇一敗云無色,范蠡長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轉旆,月依荒樹想嚬蛾。
行人欲問西施館,江鳥寒飛碧草多。
舊時: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東麓,離蘇州城西南十八里。東漢《越絕書》載:“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據考證,范蠡從今蘇州吳中長橋石湖附近入五湖。
現在:石湖已成為蘇州風景名勝,國家4A級風景區。風景區內有范蠡祠,祠內壁畫形象地描繪了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
☞拙政園
《拙政園圖詠·若墅堂》明·文徵明
流水斷橋春草色,槿籬茅屋午雞聲。
絕憐人境無車馬,信有山林在市城。
舊時:拙政園位于蘇州城東北隅。官場失意而還鄉的御史王獻臣,取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意,名為“拙政園”。
現在:拙政園現在地址為東北街178號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寶帶橋
《姑蘇曲》明·吳兆
寶帶橋頭鵲啄花,金閶門外柳藏鴉。
吳姬捲幔看花笑,十日春晴不在家。
舊時:寶帶橋又名長橋,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長橋鎮,傍京杭運河西側,跨澹臺湖口,與趙州橋、盧溝橋等合稱為中國十大名橋。
現在:寶帶橋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公元816-819年),現橋由明清兩代修建,是中國現存的古代橋梁中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
☞蘇州城
《送人游吳》唐·杜荀鶴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
古宮閑地少,水巷小橋多。
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
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
舊時: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位于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古城境內河港交錯,湖蕩密布,又稱為水都、水城、水鄉,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稱贊為“鬼斧神工”。
現在:蘇州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依托現代化建設,2016年蘇州GDP過萬億,江蘇排名第一。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大河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