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寄托音樂情結
摘要:□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在市解放大道西段瑞達小區,有一位會彈吉他、會唱歌的住戶,鄰居們經常聽到從他屋里傳出的吉他聲。如果鄰居家的孩子上門求學,他總是不吝賜教
□晚報記者 高琳琳 文/圖
在市解放大道西段瑞達小區,有一位會彈吉他、會唱歌的住戶,鄰居們經常聽到從他屋里傳出的吉他聲。如果鄰居家的孩子上門求學,他總是不吝賜教。昨日,記者來到瑞達小區,見到陳軍峰,聽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
陳軍峰在教孩子彈吉他。
“半路”學藝不怕晚
“興趣愛好大都是從小培養的,而我卻是半路出家。當時苦練很久,沒想到這一彈堅持了22年。”陳軍峰笑著說,自己的學藝經歷有些坎坷。如果不是好友和親人鼓勵,也許他早就把這個愛好放棄了。
今年43歲的陳軍峰目前在市體育運動學校工作,1995年開始接觸古典吉他。當時他看到有人抱著吉他邊彈邊唱很有藝術氣息,而且很時髦,就決定學習彈吉他。沒有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連譜都不認識,陳軍峰一開始學習時十分吃力。
陳軍峰說,很多人學習吉他都會走一些彎路,有人認為只要會彈奏某個獨奏曲就達到什么水平,實際上即使下了很大的功夫,演奏每首曲子都會有瑕疵。
“很多人說我是一時新鮮,肯定堅持不下來。”陳軍峰說,為此,他有些泄氣,有幾次他把吉他扔到一邊,決定不學了。后來,有朋友鼓勵他,如果每天學習一點,時間長了就熟能生巧。家人也支持他繼續學習,還給他買了一把新吉他。
有的人說他年紀大了,不如小孩子學得快,可陳軍峰不信,認為只要肯下功夫,什么時候學習都不算晚。
堅持學藝20多年
陳軍峰稱,為了練好吉他,他下了一番功夫。沒事時,陳軍峰就想著懷里抱著一把吉他,無聲練習。陳軍峰對自己的要求可以用苛刻來形容。他說,在準確的前提下,彈琴能達到瘋狂的速度,可以說就是技術高手了。
陳軍峰說,學習任何一樣東西都要靜下心來,特別是初學的時候。彈吉他3個月、6個月到2年與彈5至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人相比,對樂器的要求是不一樣的。用好一點的樂器,練習的效率和效果是不一樣的。
為了讓自己的彈奏水平更上一層樓,陳軍峰開始向市吉他學會會長李洪濤學習,接著又跟中國著名古典吉他教育家胡愛華學習。
如果三天沒碰吉他,陳軍峰就會感覺手軟了。所以,每天他都會抽時間彈一會兒,順便哼幾首民歌。他認為,只有獲得一定吉他技巧的人,才能通過彈奏吉他來獲得樂感和快樂,不然就變成噪聲了。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過多的藝術細胞,但是陳軍峰就是靠著一股子韌勁把這個愛好堅持了20多年。
愿做別人的領路人
付出就有回報。通過多年的努力,陳軍峰現在是中國音協吉他學會會員、市吉他學會秘書長,同時在市清韻吉他連鎖機構任吉他老師。雖然他很少參加吉他比賽,但是吉他比賽評委席和導師席上常有他的身影。
陳軍峰說,他的學生有小孩也有成年人。小孩比較聽話,受外界的影響小,練琴時間充足,肌肉容易放松。成年人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很多方面不由自己支配,這個時候,就應該從興趣著手,讓他們練一些自己喜歡聽、愿意彈的曲子。成年人的優勢在于領悟力強,有些內容可能要跟小孩強調很多遍,但對成人來說,提一遍就行了。
有時候遇到一些不懂的家長,陳軍峰會告訴對方,如果家長不堅持或者不支持,孩子就會半途而廢。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才能達到目的。
“這么多年來學習吉他,我有深刻的領會:教學生要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少走彎路。”陳軍峰說,只要有人愿意學,他就愿意教,因為這不僅是興趣愛好,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