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品未來十年將不值錢
摘要:原標題:全球食品未來十年將不值錢 科技日報聯合國7月10日電 (記者馮衛東)根據聯合國經合組織和糧農組織7月10日發表的《2017—2026年農業展望》,鑒于一些新興經
科技日報聯合國7月10日電 (記者馮衛東)根據聯合國經合組織和糧農組織7月10日發表的《2017—2026年農業展望》,鑒于一些新興經濟體的需求增長將放緩,以及生物燃料政策對市場的影響減弱,與之前的高峰期相比,全球食品類商品的價格在未來十年將繼續低位運行。
《2017—2026年農業展望》顯示,在過去十年里,谷物庫存補充量達到2.3億噸,加之其他大部分商品庫存充盈,都有助于限制已接近2007年—2008年度糧價危機之前水平的世界糧價的上漲。
據該報告預測,除最不發達國家外,主糧的人均需求將繼續保持較低水平。預計展望期間出現的熱量和蛋白質消費量增長,將主要來自植物油、食糖和乳制品。肉類需求增長將放緩,尚未預見到有新的需求來源能讓先前由中國推動的需求增長勢頭得以保持。
到2026年,在最不發達國家,每天人均熱能可用量預計將達到2450千卡,而在發展中國家,該數字或將超過3000千卡。據報告,糧食不安全和所有形式的營養不良仍將是一個全球性問題,需要在國際層面協調一致解決。
作物生產的未來增長預計將主要通過提高單產來實現:玉米產量增長的90%靠提高單產,而依靠擴大種植面積獲得的增長僅占10%。
相比之下,肉類和乳制品產量的增長,將來自擴充畜群和提高個體牲畜的產量。與過去十年相比,奶類產量增長將加速,增速最明顯的將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預計水產養殖將是魚品行業增長的主導力量,而養殖魚類生產將是《展望》所涉各類商品中增長最快的蛋白質來源。
預計農業和魚品貿易的增長速度將減緩至前十年增長率的一半左右,而大多數商品的平均年產量將縮減2%。然而,與其他部門的貿易相比,農產品貿易在抵御經濟衰退方面具有更強的能力。幾乎所有商品的出口都將來自少數幾個供應國,這可能意味著世界市場更容易受到供應狀況的影響。
(責編:魏艷、趙竹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