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質量黑洞因“消化不良”而噴發物質
摘要:原標題:超大質量黑洞因“消化不良”而噴發物質 科技日報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每日科學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利用射電望遠鏡陣列獲得的高清晰度圖
科技日報北京7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每日科學網近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利用射電望遠鏡陣列獲得的高清晰度圖像,發現了一超大質量黑洞因“消化不良”而噴發物質的細節,這一太空中罕見的“病例”令天文學家們震驚不已。
黑洞是宇宙中的龐然大物。一般認為,在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質量黑洞,而橫亙在太陽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幾乎比太陽大400萬倍。
此次,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天體物理學家領導的小組,在距離地球2000多萬光年遠的位置,發現了這個位于星系NGC5195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相當于太陽質量的1900萬倍。星系NGC5195還有一個“塊頭”較大的同伴NGC5194,引力將它們束縛在一起,由于二者的位置關系,導致有大量物質向NGC5195星系中央黑洞滑落。而這個黑洞卻正處于“消化不良”的狀態中,噴出了相當多的物質,宛如對著宇宙空間“嘔吐”。
研究團隊結合了多個波段望遠鏡的觀測結果,包括英國e-MERLIN射電望遠鏡陣列,以及美國的哈勃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和甚大陣列望遠鏡等設備的高清晰度圖像。他們發現,當物質高速旋轉著被黑洞吞噬時,黑洞吸積盤(類似黑洞等致密天體周圍,由于物質受到引力作用向中心跌落而形成的盤狀結構)會不斷發生變化。換句話說,黑洞的“胡吃海塞”,使吸積盤增大,也促使黑洞無法再繼續良好地“消化”這些物質,最終使吸積盤破裂,向外噴射出物質。
研究人員解釋稱,當物質噴出時,接近光速傳播的電子與星際介質的磁場相互作用,并以射電波發射能量。沖擊波再使星際介質加熱膨脹,并從周圍的中性氫原子剝離電子形成離子氫,進而產生了哈勃和錢德拉望遠鏡觀測到的弧線,而這是人類可在電磁頻譜上看到的、星系尺度上的“大事件”。
(責編:魏艷、趙竹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