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扶貧“責任田” 打贏脫貧攻堅戰
摘要:精耕扶貧“責任田” 打贏脫貧攻堅戰——汝南縣農信聯社精準扶貧紀實通訊員 楊建國 今年初以來,汝南縣農信聯社不斷探索和完善金融精準扶貧模式,以普惠
精耕扶貧“責任田” 打贏脫貧攻堅戰
——汝南縣農信聯社精準扶貧紀實
通訊員 楊建國
今年初以來,汝南縣農信聯社不斷探索和完善金融精準扶貧模式,以普惠金融夯基礎,靠支持產業促脫貧,努力找準扶貧支點,有效打通金融扶貧“最后一公里”,金融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政府認可、群眾滿意的良好效應。至6月末,該聯社發放扶貧產業貸款金額6400萬元,直接帶動2536戶貧困家庭;發放小額扶貧貸款1360萬元,及時滿足了貧困戶發展養殖、種植及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需求。
發展普惠金融
為脫貧奠基礎
該聯社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理念,構建支農、惠農、便農“支付綠色通道”,在縣域同業率先實現助農取款服務行政村全覆蓋,建立農民金融自助服務站120個;新購置的全縣首臺“流動銀行車”投入運營,能夠流動服務偏遠鄉鎮,并重點向貧困村傾斜,使群眾不出家門口就能辦理存、取款業務;以“金燕快貸通”為小額扶貧貸款產品品牌,不斷滿足貧困家庭創業和低收入人群信貸需求。累計發放小額扶貧貸款359戶、金額1360多萬元。
培育產業鏈條
為脫貧搭平臺
該聯社立足行業優勢,創新擔保方式,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定向精準支持優勢產業,發揮“支持企業發展,企業帶動脫貧”的傳導機制,著力增強“造血”功能,受到了政府和企業的高度認可。按照縣委、縣政府開展扶貧攻堅的要求,積極貫徹落實《汝南縣金融扶貧扶持辦法》,及時與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簽訂了金融扶貧合作協議,并根據縣政府制訂的2017年度產業扶貧項目計劃,不惜貸、不懼貸,重點支持了3家涉貧企業發展和擴大再生產項目,向河南金鵬管道有限公司新上年產10萬噸管件管材生產線,發放扶貧貼息貸款2950萬元;向汝南縣華翔牧業有限公司擴大再生產發放貼息貸款2950萬元;向汝南縣超越汽車裝飾有限公司發放擴大生產項目貼息貸款500萬元,上半年已累計放款扶貧產業貸款6400萬元,直接帶動貧困戶2536戶。
實行網格管理
保扶貧精準度
該聯社開發出了網格化金融服務系統,并將其應用到對貧困戶進行精準識別和建立信用檔案等項具體工作之中。該系統通過與縣扶貧辦對接,將縣扶貧辦采集到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姓名、貧困屬性、證件號碼、地址等信息導入該聯社所開發出的系統中,由客戶經理發揮信息網絡系統的優勢,進行入戶再調查,逐戶建立貧困戶電子檔案。通過進行現場拍照,錄入客戶身份證件、家庭居住房產、家庭資產等影像資料,完成采集貧困戶家庭基本信息;同時,填寫電子調查表,全面了解貧困家庭收支、發展生產意愿和貸款需求等信用信息,最后將信息拍照上傳,由GPRS對貧困戶家庭住址進行衛星定位。該系統的運用,不但能夠完整做好對貧困戶家庭的貸前調查,還能在貧困戶有貸款需求時,根據已建立的電子檔案,免除貸前調查,實行網上審批,可隨時滿足貧困家庭對扶貧貸款的資金需求。至目前,已完成對貧困家庭4236人的信息采集,并建立了個人電子檔案。
發揮金融杠桿
展脫貧新領域
為落實駐馬店農商銀行“創新金融精準扶貧模式,力爭打造農商銀行系統金融扶貧品牌”的工作要求,該聯社成立了三農事業部,按照“農村信用社+經營主體+財政擔保公司+政府風險補償金+建檔立卡貧困戶”五位一體的扶貧模式,充分發揮金融杠桿,積極打造產業發展與貧困戶脫貧互動的“雙贏”機制。今年以來,該聯社理事長多次走訪調研、對接政府,與人行構建了協調機制,緊抓全省優化運用扶貧再貸款發放定價機制開展試點的機遇,爭取扶貧再貸款1億元;與政府相關部門構建了溝通機制,積極落實扶貧貸款貼息和風險補償政策,聯合相關部門擬訂了精準扶貧貼息貸款擔保合作協議;與41家企業構建了銀企對接機制,并建立了涉及17個鄉鎮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檔案;與縣、鄉扶貧辦構建了信息共享機制,組織116名干部員工與該縣三門閘街道菜園王、大新兩個貧困村的350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并在全縣范圍內篩選符合信貸支持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3106戶,建立信用檔案,精耕扶貧“責任田”。以金融扶貧為桿杠,使脫貧攻堅落實更加精準有效,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肩負起了農信社應有的責任和擔當。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