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德貿易協定談判內情
摘要:政治訴求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與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初步交往過程中,大家首先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發展經貿關系這一方面。此前,當王稼祥被任命為首任駐蘇聯大使,同時
政治訴求
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與東歐人民民主國家的初步交往過程中,大家首先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發展經貿關系這一方面。此前,當王稼祥被任命為首任駐蘇聯大使,同時還以外交部副部長的身份負責與東歐國家的外交事務時,那些急于同新中國開展貿易的東歐國家,就紛紛通過在莫斯科的代表找到他,以求取得與中國的貿易聯系。所以當1949年底毛澤東來到莫斯科,從王稼祥處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便立即要求國內做好與這些國家做生意的準備。
1950年1月24日,德國統一社會黨政治局會議決定,要求赴蘇談判的民主德國外貿部部長漢德克要利用在蘇聯的機會同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代表進行接觸。
3月21日,漢德克與李富春在莫斯科舉行會晤。中方所感興趣的東西主要集中在建立企業工廠所需的成套設備,各種機械制造設備,電子、化學、光學產品、冶金煉鋼以及鐵路軌道,這些東西都是中國急需的。除了蘇聯的援助外,中國的工業化建設也希望能得到民主德國的援助。在發展對外貿易關系上,民主德國政府著重強調自己要在中國與聯邦德國的貿易之間扮演重要的代理人角色,即作為新中國的唯一代表與聯邦德國開展貿易活動。
這無疑表明民主德國想要壟斷中國與聯邦德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意味著統一社會黨可以借此實現其兩個政治目標:一、在中德關系中,民主德國將會是德國的唯一代表;二、利用聯邦德國在對華貿易上的需求,以求在德國重新統一問題上向整個德國社會展現自己的優勢。
在統一社會黨領導人看來,一旦聯邦德國的對華貿易只能通過民主德國進行,那么聯邦德國的企業家們就會直接感受到統一的好處,聯邦德國社會對于統一社會黨的好感會大大增加。
當時中方十分愿意滿足民主德國的這一訴求。中國貿易部部長葉季壯在拜訪民主德國駐華使團時,便向使團團長柯尼希傳達了中方態度。
先簽字,再接著談
7月底,民主德國的貿易代表團啟程,途中在莫斯科稍作停留,于8月5日抵達北京,展開談判。
雙方代表團成員各分成五個小組進行談判:第一組負責起草協定中的法律和政治內容;第二組負責機器制造、電子、光學產品和精密儀器;第三組負責化工、醫藥、油漆、染料等;第四組負責食品、輕工業產品和紡織原料;第五組負責礦石原料。雙方的貿易談判從8月初一直持續到10月初,此時兩國的進出口貨物分擔表仍未最終敲定。但此時民主德國提出立即簽字的希望,柯尼希向外交部副部長章漢夫說明:由于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將在10月15日進行選舉,如果雙方能夠在選舉前公布中德貿易協定已獲簽訂的話,會發揮很大的政治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局限于中德兩國簽訂了貿易協定。如果不能如期簽字,民主德國政府則會感到失望。
中方最終同意了這個要求,兩國決定于10月10日下午先簽訂貿易協定,有效期至1951年12月31日,而具體的貨物分擔表則由兩國代表繼續進行談判。
中德1951年度貿易協定簽字之后,德國統一社會黨對其政治意義給予極大重視,大加宣傳。在他們看來,中德貿易協定的簽訂對德國統一、世界和平都有著直接關聯。
(據《老年生活報》 葛君/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老年生活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