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館的紅色基因
摘要: 村史館的紅色基因 ——驛城區蟻蜂鎮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開館 記者 鄭付生 龐閣是一片紅色沃土,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孕育了一大批優秀兒女,楊玉璞
村史館的紅色基因
——驛城區蟻蜂鎮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開館
記者 鄭付生
龐閣是一片紅色沃土,山清水秀,人杰地靈,孕育了一大批優秀兒女,楊玉璞、楊羨民、胡昌海、施同興、彭鳳云等是杰出代表。他們早年投身革命,九死一生,為新中國的成立和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6周年之際,6月29日,驛城區蟻蜂鎮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落成開館。市老促會會長歐陽忠寬,副會長傅全華以及革命前輩楊玉璞的親屬和龐閣村的群眾、學生等參加開館儀式。歐陽忠寬和驛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馮收共同為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揭牌。
革命前輩故居改建村史館
一代杰出的革命者楊玉璞,1916年11月生于龐閣村,1938年1月參加革命,同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作出了突出貢獻。龐閣村史館由楊玉璞的故居改建,是一處坐北朝南、古色古香的四合院,今天楊玉璞的塑像屹立在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內,將永遠激勵和教育后人。
龐閣村是人杰地靈的寶地,具有悠久的革命歷史,早在1927年的土地革命時期,革命前輩楊玉璞、楊羨民就發動龐閣村村民籌集經費,捐獻槍支,組織民眾,參加張家鐸、楊靖宇領導的確山農民暴動,一舉攻克確山縣城,建立了全省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
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也稱龐閣村史館,占地面積1286平方米,整體建筑格調與風格質樸厚重,古色古香,保持了楊玉璞故居原貌基本特征。室內與院落都是青磚鋪地。村史館共有三個展廳,分別為正廳、東廳和西廳。正廳主要還原明清時期大戶人家生活環境與設施;東廳為楊玉璞紀念室,其中包括與楊玉璞共同戰斗過的主要人員及事跡,展示內容為楊玉璞銅像、所用物品及擺設等;西廳為村史展示,主要以“龐閣村史館——記錄咱老百姓的歷史”為主題,分別展示“龐閣概況”、“轄域地圖變更”、“村史回顧和展望”、“百年大計事”等內容。
為新四軍的創建和成長壯大作出貢獻
資料記載,1984年,經省委批準,蟻蜂鄉(現改為鎮)的龐閣、聶灣、胡樓、魯灣、南老莊、橡林、小鄧莊7個行政村定為老蘇區村,是確山竹溝老蘇區的組成部分和北部支點,龐閣村是確、泌、桐中心縣委書記楊玉璞的家鄉,長期從事革命活動的根據地。在極艱苦的條件下,龐閣村人捐款捐物,大力支持革命,村民把自家的棉鞋都捐了出來,他們夜以繼日納鞋底、鞋墊,做好之后悄悄送給楊裕英、楊占魁、楊鳳稅等各村聯絡員,再由聯絡員送給游擊隊。龐閣村人民節衣縮食,支援革命,僅1944年冬,就為新四軍籌集500多公斤軍糧、50匹布、100多雙軍鞋,有力保證了供應,促使抗日人民武裝力量得以鞏固和壯大。在龐閣這片土壤上,革命活動從未停止,在紅軍長征后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龐閣成為竹溝革命根據地的北部支點。
抗戰時期,楊羨民任營長,組織家鄉群眾參加抗日義勇軍,1938年曾開赴臺兒莊參加抗日會戰。在孫石、楊玉璞的率領下,當時龐閣的200多名子弟兵開往淮南,為豫、鄂邊區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壯大新四軍五師作出了貢獻。在此期間,李先念、王國華曾到龐閣指導孫石大隊的整編工作。
在回憶龐閣村那段崢嶸歲月時,市老促會副會長傅全華說:“抗日戰爭時期,龐閣村村民組織抗日自衛隊奮起抗日,積極參軍參戰,為新四軍的創建和成長壯大作出貢獻。”解放戰爭時期,龐閣村村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節衣縮食、捐款捐物、籌軍糧、抬擔架,掩護革命志士,養護革命遺孤,同全國各地革命老區一起,為革命事業付出鮮血和生命,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巨大貢獻。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展示了老一輩革命志士跟著共產黨打天下,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英雄事跡,這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我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也是龐閣村民的驕傲。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建成開館,對于深化老區群眾對革命作出巨大貢獻的歷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緬懷革命先烈,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填補驛城區村級革命村史空白都有著重要意義。
銘記歷史,弘揚老區革命精神
“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的建成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惠及大眾、造福子孫的民心工程,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落成開館傾注了各級領導及各界人士的心血和汗水,寄托著龐閣人民的夙愿。”蟻蜂鎮黨委書記張建設深有感觸地說。
土生土長的龐閣村人張建峰是龐閣村黨支部書記,他滿懷深情地說,文物是前輩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是歷史的凝固和文明的體現。百年前的樓閣能保存這么完整,是龐閣村幾代人的功勞,是龐閣村村民的驕傲。村史館作為龐閣村歷史文化積淀,不僅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而且是保護和利用文物資源,弘揚歷史文化,加快推進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保護龐閣村史館是個系統工程,今后要不斷對史館的資料進行整理、添加、改進和完善,充分發揮革命歷史紀念館的宣傳教育作用,使其成為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陣地,為龐閣村的經濟發展發揮作用。龐閣村革命歷史紀念館與金頂山旅游形成互補,融紅色教育與旅游為一體,成為當今旅游的一個亮點,必將帶動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
楊建英是楊玉璞的二女兒,參加龐閣村史館揭牌儀式后她滿含熱淚,她說:“父親楊玉璞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在解放戰爭中,出生入死,艱苦奮斗,為豫南根據地的恢復和發展、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無私奉獻;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他光明磊落、廉潔奉公,努力完成黨交給的各項任務,我們子女為有這樣偉大的父親而驕傲。”楊玉璞的侄子楊洪申面對楊玉璞的塑像表情凝重,他飽含深情地介紹,伯父堅持黨性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不同的崗位上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崇高風范;他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處處顧全大局,作風樸實,為人正派,一心為公,在群眾中享有較高威望;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密切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為促進河南省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為了銘記歷史,弘揚老區革命精神,激勵后人繼承和發揚老區革命精神,展現龐閣現代人的發展風貌,龐閣村史館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落成開館,為我們傳承紅色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提供了一個重要陣地。”蟻蜂鎮鎮長趙敏介紹。
近年來,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向縱深發展,豐富“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載體,蟻蜂鎮將村史館建設作為提升鄉村歷史文化內涵和民俗特色、加快農村精神文化建設步伐的重要抓手。龐閣村史館的落成,其意義在于弘揚龐閣優良革命傳統,更好地進行傳承教育,以此推動地方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全面落實村史文化建設。
龐閣村史館的建成開館,標志著蟻蜂鎮館藏文物標準化建設邁向了新的發展階段,也為把蟻蜂鎮建設成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必將為繁榮發展我市文化旅游事業,進一步弘揚民族地域歷史文化,塑造駐馬店旅游城市的新形象起到積極推動作用,使龐閣村史館成為緬懷歷史追憶過往,吸引廣大賓朋,共享福祉的鄉土勝景。
在談到龐閣村史館的籌建過程時,蟻蜂鎮黨委書記張建設介紹,龐閣村史館自2013年市老促會會長歐陽忠寬帶領驛城區老促會會長張華鵬到龐閣村視察時確定籌建,歷經近4年的籌備建設,累計投資近30萬元,率先建成了驛城區首個村史館,同時也是我市第二村史館。在籌備建設過程中,老領導歐陽忠寬多次查看進展情況,在資金籌集等各方面給予了高度的關注與重視。鎮黨委、鎮政府非常重視,在建設中給予大力支持。革命老前輩楊玉璞的后人更是積極參與謀劃,提供資料等。
“建立龐閣村史館是民情所系,文脈所在。這里充分展示了龐閣村的村容、村貌、人文特色、歷史沿革、農村生活變遷以及楊玉璞、楊羨民等前輩先賢的革命斗爭史、龐閣村烽火歲月的紅色歷史故事等。記得著鄉情,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起到存史、資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也為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村入戶提供了又一個新的載體。”市老促會會長歐陽忠寬語重心長地說。
龐閣村是我市重要的革命老區村,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生活不斷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容村貌不斷改觀,村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如今,龐閣人依托金頂山風景區的區位優勢,打造產業鏈條,紛紛做起了林果飼養、餐飲服務業,走上了致富之路。一座座農家小院白墻紅瓦,錯落有致,條條水泥路上來來往往忙碌的村民,一派和諧向上的景象。我們深信,隨著國家脫貧攻堅和決勝全面小康社會戰略的實施,龐閣村將與全國老區一起,邁入小康社會,過上幸福生活。
楊玉璞(1916年11月~1994年7月),駐馬店市驛城區(原確山縣)蟻蜂鎮龐閣村人。1938年1月,他參加學生戰地服務團,秋任中共確山縣委委員、青年部部長。確山縣人民抗日游擊大隊改編為新四軍敵后抗日淮南挺進支隊第三大隊后,楊玉璞任第七中隊政委。1944年9月,他回到確山組織籌建汝、正、確中心縣委,任副書記。1945年春,確、泌、桐中心縣委成立,楊玉璞任副書記。1946年1月,楊玉璞根據中共豫南特委指示回確山恢復縣委。2月,他任確山縣委書記,在石滾河一帶開展武裝斗爭;6月,中共河南工委、確(山)、泌(陽)、桐(柏)中心縣委駐地孤山沖遭到國民黨河南八區及確山縣保安隊的圍剿,楊玉璞率部撤往湖北隨縣。1948年4月,他任確山愛國民主縣政府縣長。1949年3月,確山解放,楊玉璞任確山縣縣長。1949年8月,他奉命到中共河南省委黨校學習。
1950年,楊玉璞任中共信陽地委副書記、信陽專署專員。1959年后,他任河南省地質局局長、省政法干部學校校長、河南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1983年,他離休。1994年7月,楊玉璞在鄭州逝世。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