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香榮的命運變奏曲
摘要:記者 陳 司炎炎夏日,上蔡縣無量寺鄉郝莊村村口新投產的箱包加工廠里卻涼爽宜人。今年42歲的貧困村民劉香榮和同村的二三十名婦女,就在這個專業加工手提布袋的廠子里打工。
記者 陳 司
炎炎夏日,上蔡縣無量寺鄉郝莊村村口新投產的箱包加工廠里卻涼爽宜人。今年42歲的貧困村民劉香榮和同村的二三十名婦女,就在這個專業加工手提布袋的廠子里打工。在人民生活改善、命運轉折、家庭變遷的萬千故事中,劉香榮的命運變奏曲值得關注。
劉香榮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劉香榮和丈夫劉占軍都是1975年出生,又是同村人。2000年,劉香榮和劉占軍二人喜結連理。兩個女兒出生后,為減輕家庭經濟負擔,夫妻倆便將孩子留在家中由老人照料,二人則前住福建打工。
天有不測風云。2007年的一天,正在做工的劉香榮卻突發腦溢血昏迷不醒,被緊急送往當地的醫院救治,花了3萬元。出院后,劉香榮回到老家休養,丈夫繼續留在福建打工,掙錢還債。
2009年,劉香榮再次發病,又花掉了2萬多元。妻子出院后,劉占軍再次背起背包外出打工。
2011年,劉占軍在打工地發生車禍去世。因怕患病的劉香榮承受不住,家人和村民至今都沒敢將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她。時間長了,村里人就說,劉占軍在外面又找了一個,還生了兩個男孩。
多年沒有丈夫的音信,對于丈夫“出軌”的傳言,做過兩次腦部手術的劉香榮有些將信將疑。幾年來,劉香榮在照顧婆婆和兩個女兒之余,有空時就給丈夫做鞋,期待著有一天丈夫還能回來。
“她這3間舊瓦房沒扒掉之前,一面墻上掛了好多雙鞋子,都是劉香榮一針一線給丈夫做的。”上蔡縣委宣傳干部陳金美2015年8月到郝莊村任第一書記后,最先走訪的就是劉香榮等幾戶貧困家庭。
劉香榮家住郝莊村6組,家有3間堂屋2間偏房。其中,3間堂屋因年久失修,四處跑風,屋頂漏雨。一到下雨天,家里只好多放幾個盆子接雨水。頭一次到劉香榮家,看到她們一家三口住在這樣的房子里,陳金美禁不住鼻子一酸:“說啥也得讓香榮家變變樣!”
忙起來一連多日顧不上回家的陳金美,隔三差五便來到劉香榮家看一看。
去年,劉香榮的小女兒小學畢業,在陳金美的協調下,位于上蔡縣城的上蔡思源實驗學校破格接收其入校就讀,并免費提供食宿。陳金美和鄉、村干部還積極為劉香榮申報了危房改造項目。
陳金美向記者介紹,劉香榮家是目前全村48戶貧困戶之一。村里引進了箱包加工廠后,全村共安排了5戶特別困難的勞動力到廠子里打工。技術簡單、易學,一天上8個小時班,收入穩定。其他貧困戶根據不同情況,也分別制定了有針對性的扶貧措施。
記者了解到,劉香榮家除4畝地的收入外,現在一家三口還享受A級低保,每人每月177元,三個人一個月531元;劉香榮在加工廠干活,每個月1200元工資。再加上政府主導、金融支持、企業運營的集體經濟項目,年底她家還能得到3600元的分紅。
“大女兒到石家莊給做生意的姑姑幫忙去了,小女兒上學不用花錢,俺也掙上了工資,要不多久就能住進新房子,俺再也不為生活發愁了!”劉香榮昔日的愁容一掃而光,樂呵呵的臉上滿懷感激,更對今后的生活充滿了期待——好日子,正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劉香榮和她的鄉親們走來。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