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蘇聯:日本的未遂陰謀
摘要:俄羅斯二戰歷史學家協會執委會成員阿納托利·科什金不久前撰文,披露二戰期間日本時刻準備入侵蘇聯,只因實力不足而被迫擱置。他認為,日本無意承認戰爭罪行,意味著
俄羅斯二戰歷史學家協會執委會成員阿納托利·科什金不久前撰文,披露二戰期間日本時刻準備入侵蘇聯,只因實力不足而被迫擱置。他認為,日本無意承認戰爭罪行,意味著俄日關系難有真正改善之機。事實說明,日本之所以不敢入侵,并非它愿意信守蘇日互不侵犯條約,而是由于蘇德戰事轉折以及蘇聯在遠東保持強大軍隊的結果。
1941年,斯大林(左)和松岡洋右簽訂《日蘇中立條約》。
日本密謀“熟柿子戰略”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偷襲蘇聯,當初力主與蘇聯簽署互不侵犯條約的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卻一反常態,與軍部強硬派將領一道游說天皇裕仁對蘇開戰,“日本一定要配合德國摧毀蘇聯,為此不惜從侵華戰場抽調兵力”。
日本政府一些實權人物認為,日本已深陷侵華戰爭泥潭,且與美英關系緊張,倉促侵蘇會顧此失彼,不妨等到蘇軍敗局已定時出擊。
松岡洋右反對暫緩侵蘇,認為日本將無法與德國瓜分“勝利果實”。經過反復爭論,7月2日,天皇御前會議確定新的對蘇政策,規定日本暫不介入蘇德戰爭,但秘密實施對蘇戰爭準備,一旦德國贏得決定性勝利,日本將對蘇開戰。這一政策被日本內部稱為“熟柿子戰略”,只要蘇聯在西線失敗,防務空虛的蘇聯遠東及外貝加爾地區就會像熟透的柿子一樣,癱軟在日本軍隊的腳下。
日本總參謀部制術了進攻蘇聯的“關東計劃”,擬在預定方向侵入蘇聯,擊潰濱海邊疆區、阿穆爾河沿岸和外貝加爾的蘇軍,占領蘇聯的交通線、軍工企業和后勤基地。
“關東計劃”重視航空兵的運用,試圖在行動前擊潰蘇聯空軍主力,日本海軍也將受命攻占符拉迪沃斯托克,摧毀蘇聯太平洋艦隊主力。日軍估計,開戰后6個月內,日軍將推進到貝加爾湖東岸并結束戰斗。
7月5日,日軍大本營發布首次動員令,還將侵占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再擴編兩個師團。7月7日,日本政府核準秘密征召50萬人,征用80萬噸的船只,用于向中國東北運送軍用物資。為防止外界懷疑,日軍是以集訓登記和內部例行征集的名義進行的。
7月22日,駐中國東北、朝鮮半島的日軍開始在蘇聯遠東邊境附近集結。按計劃,日軍將20個師團組建成三個方面軍,同時在中國東北再配置5個二線師團,形成約100萬人的侵略大軍。
當日本基本做好侵蘇軍事準備時,日本決策層卻出現對“德勝蘇敗”前景的懷疑。
因實力不足被迫擱置
1941年8月,東京多次讓駐德大使大島浩詢問德方作戰情況,得知德軍沒能像希特勒宣稱的那樣打到蘇聯首都莫斯科城下,而且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告訴大島浩,由于戰線太長,后勤吃緊,德軍進攻計劃受到耽擱。
為了盡快打敗蘇聯,希特勒卻鼓動日本盡快在遠東開辟第二戰場,而日本人則有些猶豫了。8月初,日本諜報機關向高層提交 《當蘇聯評估局勢報告》,指出如果年內蘇軍仍能守住莫斯科,那么蘇聯就不會崩潰。微妙的是,即便西線急需部隊,但在蘇德開戰的頭三周里,蘇聯僅將17%的遠東部隊調往歐洲,部隊缺額直接從遠東居民中征召填補。
最令日本不安的是,蘇聯空軍在遠東配置了60架重型轟炸機、450架殲擊機,日本若匆忙與蘇聯開戰,“東京很可能被炸成廢墟”。有鑒于此,9月3日,日軍大本營決定,至少在1942年2月前,不應在遠東展開大規模行動。
需要強調的是,直到1943年,日本都沒有放棄侵蘇計劃,直到當年夏季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重創德國裝甲部隊,日軍才改弦更張,轉而制訂針對蘇聯的防御作戰計劃。不過,日本在德國授意下,蓄意在蘇聯邊境制造緊張氣氛。據統計,二戰期間,日軍曾779次侵犯蘇聯陸上邊界,戰機443次侵犯蘇聯領空,日本海軍更在太平洋上不宣而戰,扣押美國向蘇聯運輸軍事物資的船只。1941~1945年,日本海軍非法擊沉18艘蘇聯商船。
事實說明,日本之所以不敢入侵,并非它愿意信守蘇日互不侵犯條約,而是由于蘇德戰事轉折以及蘇聯在遠東保持強大軍隊的結果。
(據《北京文摘》 張韶華/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北京文摘》)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