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抗美援朝老戰士趙洪春
摘要:槍鳴彈響猶在耳鐵馬兵戈入夢來——記抗美援朝老戰士趙洪春□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開篇詩敵機猖獗日盤旋,大地滿目起狼煙。勇士赴死膽氣壯,懦夫惜命心生
槍鳴彈響猶在耳
鐵馬兵戈入夢來
——記抗美援朝老戰士趙洪春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開篇詩
敵機猖獗日盤旋,大地滿目起狼煙。
勇士赴死膽氣壯,懦夫惜命心生寒。
小覷異域雪茫茫,重視報國意拳拳。
停戰前夕伏殺機,追憶好友成永遠。
采訪趙洪春老人是在6月6日,剛下過雨的第二天。趙洪春老人家在正陽縣汝南埠鎮于寨村,離駐馬店市區100多公里。記者驅車從駐馬店市區出發,經京港澳高速轉新陽高速再轉大廣高速到汝南埠鎮的岳城出站口下高速,又行三四公里,才到達該村的一條公路上,這個地方離趙洪春家還有1公里長的泥路。因剛下過雨,為了不讓記者走泥路,82歲的趙洪春老人和老伴早早地就站在公路上等候。
記者見到抗美援朝老戰士趙洪春時,發現這位80多歲的老人耳不聾、眼不花,精神矍鑠,說話鏗鏘有力,特別是講起當年抗美援朝那段崢嶸歲月更是神采飛揚。
趙洪春講述當年的經歷。
響應國家號召參軍
趙洪春說,那是1950年,祖國剛剛解放。當時,家里窮得叮當響,他天天跟著爺爺要飯度日,村里、鄉里干部動員大家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當時只有15歲的他積極報名參軍。當時爺爺舍不得讓他去參軍,幾天都不說話,他的父母非常支持他參軍。
趙洪春還記得從家里走時,母親告訴他:“孩子,好好干,別回來,一定不能當逃兵。”這句話他一直牢記在心頭。
“1950年我才15歲,穿上軍裝我是最小的一個戰士。”趙洪春說,1950年10月,他和戰友們一起從正陽出發步行三天才到達西平。在那里休整訓練了兩個月后,他們坐火車到洛陽的一個大山里又訓練了一個月,然后坐火車到安東(現在的丹東)。在那里休息了兩個晚上,洗澡換衣服,第三天晚上8時他們部隊從安東坐火車到達朝鮮。雞叫的時候,他們的部隊到達朝鮮的陽德,并在那里安頓下來。敵機在頭上盤旋,到處是槍聲。后來部隊又行軍到達平壤,那里到處是戰爭留下的殘垣斷壁。他們開始打仗,一場場戰斗不斷,隨時就看到戰友在身邊犧牲。由于他是年齡最小的,嚇得直流淚,但想到走時母親的話,就又有了干勁,一定要好好干,不要當逃兵。
兩次遇險
“我所在的部隊是第四野戰軍炮三師。”趙洪春說,他們配合十二師作戰。
由于趙洪春年齡小,人又非常機靈能干,被選作部隊里的通訊員,立二等功和三等功各一次。一次,他和團長李國山等一行到山上指揮戰斗,到處是硝煙彌漫,槍聲不斷,上有敵機來回盤旋,時不時扔下炸彈。他們正在背著搶向前行進時,忽然,他前面有一顆炮彈爆炸。躲閃不及,他就覺得眼前一片漆黑,被埋在炮彈坑里,動彈不得。戰友們把他扒了出來,幸好沒有擊中身體的要害位置,只是受了點皮外傷,才幸免于難。
趙洪春講, 1952年冬天的一天,天下著大雪,大地白茫茫一片,戰斗仍在繼續。他和排長一行人一起出去偵察敵情。為了防止敵人發展現,他們把身上的大衣翻著穿,因為大衣的里子是白色的,在雪地里行走不容易被敵機辨認出來。但是,敵機時不時會空投一些炮彈,讓他們防不勝防。就是在這次偵察敵情時,有一顆炮彈在他前面突然爆炸,他再次被埋。雖然他沒有犧牲,但回來后發現,他們同去的正陽縣大林鎮的老鄉彭寶被炸死在營房外面,這讓他萬分難過。昔日活蹦亂跳的老鄉、戰友就這樣說沒就沒了,戰爭就是如此殘酷。
趙洪春說,他腦海中經常會出現彭寶被炸死的場面,多年以后想起來還會做惡夢。
“最不能看到的是身邊的戰友在一轉眼的工夫就沒有了。”趙洪春說,看到一個個戰友前一分鐘還在說話,后一分鐘就倒下了,怎不讓人心痛?但是,一旦開始作戰,大家就又會不顧一切地向前沖,槍聲、炮聲、喊殺聲震天,大家的戰斗熱情非常高漲。
戰友犧牲在停戰前夕
趙洪春講, 1953年7月27日一早,他們得到了上級的通知:朝鮮戰爭停戰協定將在當天上午10時簽訂,12小時后,也就是晚上10時(北京時間晚9時),雙方正式停火。
“我們聽到停戰的消息時,甭提心里有多高興了,感到說話、走路就與原來不一樣。”趙洪春說,大家臉上都露出笑容。晚上六七點鐘,天氣非常悶熱,平時由于外面全是火海,敵機亂飛,炮彈亂炸,那天,完全不一樣了,原來不停地響著的槍炮聲停了,到處靜悄悄的,有些戰友都激動得哭了,他們馬上可以回到祖國與親人相見了。
“我喊著我的最好的一個戰友周文博一起到防空洞外面的山上睡覺,那里涼快。平時大家一出洞,總得彎腰低頭躲避炮火,防空洞雖然悶熱,但誰也不敢出去涼快。此時大家從防空洞出來,突然感到身上輕松了很多,自在了很多。” 趙洪春說,周文博還在洞里收拾東西,還沒來得及和他一起出去,他在外面涼快時,突然,敵機扔下幾顆炸彈把防空洞給炸塌了,周文博和指導員趙和端都犧牲了。大家的心又一次揪起來,幾個小時候后,停戰協議生效。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戰友們紛紛哭著說,在和平到來前的一刻,他們的戰友卻倒在了敵人的炮火中。
“我和周文博從參軍就在一起,在朝鮮戰場上,我們又在一起當通訊員,非常要好。”趙洪春說,他知道周文博是四川重慶人,當天上午,周文博還告訴他,等戰爭結束了,回國了,邀請趙洪春到重慶去玩,他也希望能到河南看看。
“只要仗沒有停下來,就要死人。”趙洪春說,他躺在外面的山坡上一夜未眠,淚水不停地流淌,想著同來的很多戰友都犧牲了,想著和周文博一起參軍,入朝后又被分到一起戰斗,和他關系最要好,停戰的喜訊到來了,戰友卻犧牲了。他特別痛惜。
享受幸福生活
1954年10月,趙洪春坐上回國的列車,到達山東濟南,他們在那里開始練兵、學習,兩個月后到南京中山陵。由于大多數人不識字,開始進行掃盲學習。1956年,他又參加大西北建設,直到1957年,趙洪春回到家鄉參與家鄉建設,在村里擔任民兵排長。
1958年,趙洪春與鄰村姑娘付秀芳喜結連理。當時的付秀芳是當地的才女,不但長相好,還是村里的婦女隊長,20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趙洪春和付秀芳一生恩愛,育有兩男四女,孩子們個個孝順能干,家家和睦。由于趙洪春的弟弟當年參軍后轉業到了新疆,趙洪村把4個女兒全部嫁到了新疆,參與當地的生產建設。
“弟弟和4個閨女都在新疆,我已經去過7次新疆了,今年還打算再去一趟。”趙洪春笑著說,孩子們過得好,他也高興。他和老伴平時喜歡下地干活,多活動對身體有好處,兩人身體沒有大毛病,他感到很欣慰。“現在,我和老伴很享受現在的幸福生活。感謝黨和政府,每月還給我發放800多元的補貼。”趙洪春說。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