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成功
摘要: 本報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吳月輝)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19日在北京通過驗收,標志
本報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吳月輝)由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19日在北京通過驗收,標志著我國在深部資源探測裝備技術領域有了重大突破性進展,多項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部分裝備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資源能源安全保障體系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礦產資源需求急劇增大,后備探明儲量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為保障資源和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國家明確提出實施“立足國內,找礦增儲”的資源保障戰略,向地下深部要資源是國內外最主要的戰略選擇之一。鑒于地球物理場固有的穿透能力,地球物理探測技術是“透明和照明”地球內部的主體手段,亦是“攻深探盲”的關鍵所在。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大型地球物理探測裝備和核心軟件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面臨技術壟斷的風險。地球物理探測裝備與技術落后的現狀嚴重制約著我國礦產資源勘探的發展,也直接制約著我國參與國際資源競爭的能力。因此,開展深部地球物理核心裝備研發是深部資源勘探的迫切需求。
2013年,在中國科學院和財政部的策劃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組織國內優勢研究隊伍開始了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深部資源探測核心裝備研發”的研制工作。經過4年艱苦攻關,八套地球物理深部探測裝備最終研制成功。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底青云說:“其中多項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比如,突破了航天級磁通門磁強計、航空低溫超導全張量磁梯度計等制約我國深部探測裝備發展的核心部件;從靶區優先尺度實現了航空大探深作業,從礦區勘查尺度實現了陸上4000米深度范圍內精細結構探測、從礦體詳查尺度實現了聲波—放射性—電阻率礦床測井。”
《 人民日報 》( 2017年06月21日 12 版)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