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加強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
摘要: 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劉映)“中醫醫院辦得好不好,特色明顯不明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醫醫院院長。”6月16日-2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五期中醫醫院職業
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劉映)“中醫醫院辦得好不好,特色明顯不明顯,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醫醫院院長。”6月16日-20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五期中醫醫院職業化管理高級研修班在北京開班,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建中在開班儀式上表示,加強對院長的職業化培訓,是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逐步推進培訓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研修班現場
據悉,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連續第四年承辦的研修班,被稱為中醫醫院職業化管理培訓的“黃埔軍校”,本期研修班共有來自全國30個?。ㄗ灾螀^、直轄市)的82名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院長參加。中國中醫科學院副院長楊龍會、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宋春生出席開班儀式,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教司司長盧國慧擔任主持。
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
近兩年,我國先后出臺了《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和《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等重點規劃文件。去年,還發布了我國首部中醫藥白皮書《中國的中醫藥》,影響深遠。
馬建中表示,在“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國家重點規劃中專節或專章部署發展中醫藥,規格之高、分量之重、文件之多,在中醫藥發展歷史上可謂前所未有。馬建中同時指出,中醫藥事業也面臨很多挑戰。一方面,中醫藥具有“簡便驗廉”的特色優勢,對于實現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目標,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具有獨特作用,越來越受到普遍認可和重視。另一方面,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日益增長,但與需求相比,中醫藥資源相對不足。5%的地市和9.3%的縣市沒有設置公立中醫類醫院,9.1%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8.1%的鄉鎮衛生院、25.3%的社區衛生服務站、37.6%的村衛生室不能提供中醫藥服務,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醫類醫院床位數距離0.55張的配置標準還有很大差距,中醫藥基礎設施條件還需要進一步改善,服務能力和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據介紹,本期研修班在保留原有宏觀政策與戰略、醫院管理實務、管理素質提升、案例分析與研討、熱點聚焦、醫院管理實戰分析等教學模塊的同時,還探索管理領域內的跨界學習,引入“問題診斷案例式”教學模式。“培訓之前已征求各學員所需,所以每位學員都是帶著問題來學習的。課程內容有醫改政策、醫院核心管理、績效考核、中醫藥文化建設、領導力和執行力等,這些都是醫院管理者感興趣、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研修班學員,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尚莉麗說,培訓采用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有國內頂尖大學教授、一線醫院院長授課,還會到國內中醫醫院實踐活動學習,同時還建立了教學評估制度,這些對提高院長的管理水平很有幫助。
未來將逐步建立分級、分層職業化培訓管理體系
對于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的重要意義和作用,馬建中指出,加強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一是認清形勢、面對挑戰、把握機遇提升中醫藥服務在全社會貢獻度的重要突破口;二是完善中醫藥治理體系、促進中醫藥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三是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四是順應深化醫改需要、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的必然要求以及順應現代管理趨勢、提升中醫醫院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馬建中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把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作為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和公立中醫醫院改革的重要環節,推進培訓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一是要立足于中醫醫院改革發展。將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到公立中醫醫院綜合改革總體部署之中,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加強組織領導,重塑醫院管理“職業化理念”,培育醫院管理“職業化意識”,切實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發揚首創精神,率先在醫改中推進中醫醫院由傳統管理模式到現代管理模式的“機制再造”,實現公立中醫醫院改革的新突破。二是要逐步實現培訓范圍全覆蓋。除進一步做好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頂層設計外,還將形成政策機制,按照醫院等級和管理崗位建立分級、分層的職業化培訓管理體系。逐步擴大培訓覆蓋面,推動中醫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的規?;?、集約化,做到應訓盡訓。三是要樹立職業化培訓的品牌意識。目前,社會上舉辦院長職業化培訓的機構很多,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沒有長遠規劃,社會反響不一。去年,國家衛生計生委人事司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人事教育司聯合起草了《公立醫院院長職業化培訓管理暫行規定》,對培訓的組織管理、培訓類型、培訓證書、培訓機構、師資管理、經費管理等都做了明確規定,目前還在繼續完善,目的就要是通過制度把職業化培訓的模式、管理機制固定下來,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證書、統一模式。要充分發揮“工匠精神”,高標準、嚴要求,把職業化培訓打造成精品,做到可復制、可推廣。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