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用黨建“紅色引擎”助推脫貧攻堅
摘要:本報訊 (記者 丁振 通訊員 胡軍華 郭新亮)近日,國網西平供電公司160名黨員集中出發,深入出山鎮,分14個小組對6個村委160戶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助推脫貧攻堅。這是西平
本報訊 (記者 丁振 通訊員 胡軍華 郭新亮)近日,國網西平供電公司160名黨員集中出發,深入出山鎮,分14個小組對6個村委160戶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助推脫貧攻堅。
這是西平縣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西平縣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提升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為抓手,精準發力、精準施策,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脫貧攻堅的強大動力。
該縣建立縣、鄉、村三級黨建責任清單,將抓黨建促脫貧結果納入黨組織書記黨建述職重要內容,強化監督問責;采取多種方式,在脫貧攻堅一線對干部進行精準識別,并推行干部使用“三個不”原則,即凡不積極、不主動投身脫貧攻堅一線歷練的干部,提拔重用時原則上不予考慮,是后備干部的不再保留,是青年干部的不吸收進入后備干部隊伍。目前,該縣已撤換村黨支部書記3名,調整駐村第一書記、幫扶隊員10名。
為打造過硬班子,筑牢戰斗堡壘,該縣重點選優配強“兩個班子”(鄉鎮黨委班子和村“兩委”班子),利用鄉鎮黨委換屆契機,配強班子力量,同時配強支部“帶頭人”,重點從致富能手、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官中選配貧困村黨組織書記,多途徑提升綜合能力。此外,強化黨員管理,注重典型引領,全面推行農村黨員積分制管理,定期為干部提質充電,注重黨員示范引領;實行黨員“一幫一”,根據不同家庭、群眾致貧原因,組織有幫帶能力的黨員,每人至少結對幫扶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為助推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該縣精準選派駐村第一書記,打造堅強有力的幫扶隊伍,成為脫貧攻堅的中流砥柱。該縣采取公開報名、擇優選拔的方式,全縣共選派駐村第一書記271名、幫扶隊員317名,實現了全縣249個行政村和有農業人口的22個社區全覆蓋。同時,增派精兵強將,壯大脫貧攻堅隊伍,精選1484名近三年評選表彰的省、市、縣級優秀共產黨員、黨務工作者以及“兩代表一委員”,參與到脫貧攻堅中;大力實施黨員人才“種子”工程,引導100余名率先創業致富的農村“種子”人才,帶動困難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組織65名市、縣拔尖人才結對幫扶村(社區)52個,面對面講解、手把手示范提高群眾種養技術;組織17支醫療小分隊,定期深入貧困村開展集中義診活動;開展“千名教師關愛千名貧困兒童”活動,利用課余時間每周開展學習輔導1次、家訪談心1次;引導縣內鼎力桿塔、金鳳牧業、豫坡酒業等90余家規模以上企業,對貧困農民工進行免費技能培訓,并就近安排就業,為2300余名貧困群眾開辟了增收新渠道。
輸血不如造血,為建立脫貧攻堅長效機制,西平縣積極發展集體經濟,增強脫貧攻堅內生動力。采取“支部+專業合作社+基地+產業大戶+農民”的方式,加大在農村社區、農民合作社、社會組織等重點領域中建立黨組織力度,按照“一村一業”的要求,大力推行基地帶動、企業帶動、大戶帶動和群眾自家種養的“三帶一自”模式,努力實現更多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今年以來,該縣已成立各類社會組織黨組織5個,發展重渠鄉李莊村黃金梨種植、盆堯鎮歐蘭德葡萄種植及深加工、專探鄉水泉汪村電商漁具、焦莊鄉高廟村生態農業等特色項目10余個,影響帶動530余戶貧困群眾脫貧。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