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嚴打境內機構非法代理香港保險
摘要: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許晨輝)近年來,境內非法銷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險產品的行為日益增多,既擾亂境內保險市場秩序,造成消費者被誤導和維權成本增加,又干擾國家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許晨輝)近年來,境內非法銷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險產品的行為日益增多,既擾亂境內保險市場秩序,造成消費者被誤導和維權成本增加,又干擾國家外匯管理秩序,造成資產外流甚至黑錢清洗。為規范境內保險市場秩序,保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監會正在重拳整治這一領域,嚴厲打擊境內機構非法代理香港保險。
6月16日,保監會對外公布,2016年底以來,保監會在上海、廣東、深圳等10個省市開展了打擊非法銷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險產品行為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已有1家公司被注銷,35個網站或微信公眾號被關閉,27個網站或微信公眾號采取整改措施。
保監會公布的兩個“典型案例” 顯示,2016年12月,保險監管部門排查發現,“深圳市××財富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經營的微信公眾號“××財富”宣稱,可結合信托、私人銀行、香港保險、國際債券等,以國際的視野為客戶配置資產,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該微信公眾號主要宣傳介紹香港保險產品,邀請客戶“一起去香港買保單”,同時推介“購買保單有優惠、累積積分兌換增值”活動等。經查,該經營主體數次非法招攬內地消費者赴香港購買保單。相關材料顯示,2015年2月“××財富高級理財師”曾帶領16名客戶赴港完成了16份保單。微信公眾號還以“3月首發HK簽單活動 收獲滿滿”、“8月第二批赴港簽約客戶完美收官”等為題,配發多幅活動照片,宣傳“保單簽約團”赴港相關活動。目前微信公眾號“××財富”已被依法關閉。
另外一則“典型案例”顯示,2017年1月,保險監管部門排查發現,深圳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通過其經營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保×財富”、“港險××”、“港保××”,推薦銷售香港保險公司產品。網站自稱“香港保險私人定制專家”,為內地消費者提供香港保險購買、代理、定制及售后等服務,并聲稱“截至2017年2月,累計服務內地去香港投保客戶人數上萬人”;微信公眾號則宣稱“專注提供香港保險服務五年,已服務近8000多名客戶”。經查,深圳前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不具備境內從事保險中介業務資質,卻在公司網頁、微信公眾號,以及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事主體信用信息平臺中聲稱業務經營范圍包括保險經紀和代理業務,并且通過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公開宣傳推薦香港保險產品。目前上述網站及微信公眾號已被依法關閉。保監會表示:“將持續關注境內非法銷售、非法代理香港保險產品行為,特別是對為香港保險機構或者其他機構銷售或促成銷售保險產品的行為,一經發現,將堅決查處,絕不姑息。”
境外保險的火熱也讓保監會發文提醒風險。4月22日,保監會提示赴港買保險的諸多風險,內地居民投保香港保險適用香港地區法律,不受內地法律保護。如果發生糾紛,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區的法律進行維權訴訟。如果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屬于非法的“地下保單”,既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也不受香港法律保護。
去年5月,保監會又發布《關于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針對部分境外保險機構為爭搶境內客戶、變相違規在境內銷售保險產品的情況,要求各保監局高度重視打擊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工作。如對于境內咨詢、理財、保險中介等機構或個人收受境外機構利益,在境內以產品說明會、理財高峰會、理財知識講座等名義宣傳、推介境外保險機構保險產品的行為,或者安排有意投保境外保險產品者赴境外投保的行為,構成為促成交易而開展宣傳、招徠的銷售境外保險產品的行為,各保監局應依法予以查實、取締和處罰。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中國經濟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