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把課外定為人才培養的“主戰場”
摘要: “風扇不安全,效果也不好,用干冰吧。”一個工科小伙伴的提議,讓劉妍眼前一亮。 近日,第十三屆“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風扇不安全,效果也不好,用干冰吧。”一個工科小伙伴的提議,讓劉妍眼前一亮。
近日,第十三屆“挑戰杯”河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在河南科技大學舉行,作為學生會團工委書記的劉妍,正在為會場太熱發愁。聯系尋找干冰、裝桶、分發展區,一通忙,會場里的高溫慢慢降下來。
為了這次比賽的籌備工作,劉妍每天都和小伙伴們忙到寢室鎖門,甚至會在學生會辦公室熬個通宵。“整個人都像脫了層皮,但老師放心把工作交給我們,我們就一定要干好。通過這種課外鍛煉,我的組織領導能力得到了提高。”劉妍說。
把大型活動的組織工作放心地交給學生,正是河南科技大學課外培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校制訂了一系列課外培養制度,建立了六大課外培養模塊、12條課外培養路徑以及完善的考評體系,進行課外課內“雙軌并行,融合聯動”的人才培養模式新探索。
在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有一個特殊的“班級”——夢想一班。
“它不是行政班級,也不是一個班級,而是一個幫助學生實現目標的平臺。”曾任該學院黨委副書記的程光耀,是“夢想一班”的發起者。在他看來,當一些有共同夢想的學生在一起奮斗時,就加入了“夢想一班”。
“夢想一班”共設立了立德、志愿、創業、明心、運動、文藝等10個夢想班。程光耀舉例向記者介紹,創新夢想班,讓創新在學生力所能及的地方真正落地生根;志愿夢想班,是引領學生在志愿服務活動中,提升奉獻、友愛、互助的精神;運動夢想班,是引領學生積極“走出宿舍、走下網絡、走向操場”,磨練意志,提高身體素質……
之所以開展“夢想一班”這種課外培養工作,源自于河南科技大學在全校范圍內的一項調查。調查顯示,有88%的學生認為,大學期間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事發生在課外,大學生在課外學到了許多課堂上難以企及的知識和社會行為方式。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課外參與社會實踐和各種文化活動,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2014年,河南科技大學提出了建立課內課外共同培養人才的構想,即在推進課程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重新打造課外活動,摒棄過去那種“課外活動的目的是豐富大學生業余文化生活”的傳統觀念。
“課內培養與課外培養是大學教育兩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共同發揮著對人才的培養作用。”對課內課外“雙軌并行,融合聯動”人才培養模式有著深入研究的學生工作處處長楊國欣教授說。
“窩在學校宿舍里看問題,容易表象化、片面化,只有真正去實踐,才會有更深刻的認知。”人文學院社會工作專業的大三學生張晉燁帶領團隊成員,用半年時間,對丹江口水庫移民的社區安置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調研。
雖然條件艱苦,受了不少罪,但張晉燁認為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們帶著這份調研報告,出現在今年河南省“挑戰杯”的決賽賽場。
護理學院大三的崔文豪,也是一個“愛折騰”的學生。從大一開始,他堅持參加學校助殘濟困、文藝演出、環保宣傳、社區義診等愛心志愿活動。2016年,擔任學院學生會主席后,崔文豪帶領學院志愿服務團隊來到汝陽縣貧困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支醫活動,他在全國大中專學生社會實踐“千校千項”成果遴選活動中獲“實踐組織帶頭人”稱號。
去年10月,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開賽,河南科技大學學生駕駛自己打造的第六代“河洛風”賽車在賽道上風馳電掣,這是河南科技大學第七次作為河南省唯一高校參賽。
“河洛風賽車隊以賽車為平臺,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緊密對接,課內與課外相映互動,使學生得到了全方位的培養。”車輛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徐斌說出了“秘訣”。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中國青年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