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規范心理健康服務
摘要:記者 閆海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心理健康服務是當務之急。”6月15日,市人大代表李翠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認為,要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培育心理
記者 閆海峰
“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規范心理健康服務是當務之急。”6月15日,市人大代表李翠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認為,要加強重點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培育心理健康意識,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心理健康服務需求,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作為驛城區雪松街道辦事處紗廠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翠芳代表這幾年一直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她說,聯合國衛生組織認為健康不僅沒有身體的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健康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三方面,一個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與心理調節能力的人,必將影響生理健康。因此,必須完善心理健康服務網絡,加強心理健康人才隊伍建設。要普遍開展職業人群心理健康服務,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關注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心理健康,重視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服務。
李翠芳代表認為,要普遍開展職業人群心理健康服務。針對職業人群工作壓力大、職業倦怠比例高的現狀,機關企事業單位制訂實施員工心理援助計劃,為員工提供健康宣傳、心理評估、教育培訓、咨詢輔導等服務。同時,為處于特定時期、崗位、經歷特殊事件的員工,提供心理疏導和援助。
全面加強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兒童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健康狀況將深刻影響其未來人格發展。教育部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同時,關注老年人、婦女、兒童和殘疾人心理健康。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優勢,通過培訓專兼職社會工作者和心理工作者、引入社會力量等途徑,為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重點人群提供心理輔導、情緒疏解等形式的心理健康服務。
重視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流浪乞討人員、服刑人員、刑滿釋放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社會吸毒人員、易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人群,社會支持差,融入社會困難,常遭受排斥和歧視,易產生心理問題。要進一步健全特殊人群幫扶體系,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幫助其融入社會。
責任編輯:zwj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