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調查:去年本科畢業生超10%月入過7000
摘要: 昨日下午,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7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對14.7萬2016屆大學本科畢業生和14.2萬高職高專畢業生進行跟蹤
昨日下午,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7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對14.7萬2016屆大學本科畢業生和14.2萬高職高專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并對11.4萬2013屆大學本科畢業生三年后的就業和收入情況再次調查。
報告調查分析顯示,2016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達到4367元,比2015屆增長334元。從各專業就業率、收入和就業滿意度等方面數據分析,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等專業因就業率高、薪資好被列為“綠牌專業”;歷史學、美術學等專業被列為“紅牌專業”。
【收入】 2013屆畢業三年后收入增長84%
調查顯示,本科院校2016屆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為4376元。2016屆本科畢業生有10.3%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2012~2016屆本科畢業生平均月收入從3366元增長到4376元,增幅為30%。
報告撰寫者郭嬌介紹,考慮到通貨膨脹,再根據CPI進行調整后,2012~2016屆本科畢業生的平均月收入從3366元增長到4043元,增幅為20%。
對于不同專業、不同職業和不同行業的本科畢業生收入水平,報告調查顯示,2016屆本科畢業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學(4676元),最低的是醫學(3766元);職業類月收入最高的是“互聯網開發及應用”(5679元);月收入最高的行業類為“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5174元)。
報告對11.4萬2013屆大學本科畢業生三年后的就業和收入情況再次調查。報告認為,大學生畢業3年后收入增長迅速。2013屆畢業三年后(即2016年時)平均月收入為5989元。與其畢業時相比,漲幅為84%。
本科畢業生三年后月收入為6667元,是2016年農民工人均月收入(3275元)的兩倍多;2013屆高職高專畢業生三年后月收入為5312元,比2016年農民工人均月收入高2037元。
分析
高等教育回報效果明顯
報告撰寫者郭嬌表示,高等教育的回報在三年內效果明顯。本科和高職高專畢業生職業發展的后發力較強。
對于“上大學沒用”“大學生收入不如農民工”這類說法,人社部相關專家表示,如果盯著個案,農民工中的確存在月薪近萬乃至更高的人,但高校畢業生中更不乏用人單位搶著要、開出幾十萬年薪的事例。“以個例比較得出這樣的結論不合適,從總體上看,高校畢業生頭5年的薪水增幅遠高于社會平均工資增幅。”這位專家說。
【專業】 軟件工程連續三年被列“綠牌專業”
報告依據各專業的失業人數、就業率、月收入,以及學生對專業就業的滿意度評價等數據,列舉了2017年的“綠牌專業”和“紅牌專業”。綠牌專業指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
2017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網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廣告學。其中,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連續三屆是綠牌專業。比如,2016年軟件工程專業就業率達到96.5%。
“紅牌專業”則指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為需求飽和型專業。2017年本科就業“紅牌專業”包括:歷史學、音樂表演、生物技術、法學、美術學、生物工程。其中,音樂表演、美術學連續三屆上“紅牌”榜。
分析
畢業半年后就業率總體穩定
大學生就業難、就業不穩定等話題,近年屢被提及。但報告認為近年來大學畢業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保持了總體穩定。
對此,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副所長劉軍認為,我國GDP增速雖然放緩,但是大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穩定,這顯示了就業質量與經濟質量之間的關聯性。“2014年國際勞工組織發布了報告,對145個國家和地區實證研究表明,經濟增長的數量和質量對就業的影響中,GDP增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經濟發展的質量。”劉軍認為,在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經濟結構不斷調整,最有活力、最能創造就業的部分發展起來,對總體的就業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預期】 專業工作不對口 超三成因不符預期
報告還對工作與專業的相關度進行了分析,2016屆大學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6%。本科院校中,“211”院校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72%,非“211”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為69%。
報告撰寫者介紹,2016屆本科畢業生選擇與專業無關工作,34%是因為“專業工作不符合職業期待”,23%表示“迫于現實先就業再擇業”。
報告單獨分析了工科畢業生需求變化,認為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是衡量工科類畢業生就業質量的重要參考。近五年來,工科類本科畢業生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出現明顯下降,從2012年的76%下降到2016年的71%。
“以地礦類專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選擇與專業無關工作的原因調查為例,34%的人表示專業工作的崗位太少,5%的人表示與專業無關的工作收入更高,還有3%的人表示達不到專業相關工作的要求。”報告撰寫者介紹。
分析
培養學生在職業間轉化的能力
“越來越多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或者理想中的工作,我們的大學好像培養了大批社會不需要的人才。”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周光禮認為,大學畢業生面臨知識快速增長和職業頻繁轉化,這意味著大學教育重點不在于教知識,而是培養學生在職業之間轉化的能力。(新京報記者 吳為)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新京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