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完成西太平洋科考航次返青
摘要:6月9日,“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完成“西太平洋中南部水體綜合調查航次”和“雅浦海山區綜合地球物理調查航次”,順利返回青島。據介
6月9日,“科學”號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完成“西太平洋中南部水體綜合調查航次”和“雅浦海山區綜合地球物理調查航次”,順利返回青島。
據介紹,本次科學考察4月6日從青島出發,歷時65天,總航程11200海里。其中,“西太平洋中南部水體綜合調查航次”歷時41天,完成大面綜合調查站位67個,回收潛標2套,布放潛標5套,XCTD站位13個,布放Argo浮標7個,拋棄式湍流剖面儀(XMP)剖面觀測3次,拍攝影像資料620G。
項目負責人、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于非介紹,該航次觀測海域水團包括南半球副熱帶次表層高鹽水和中層低鹽水、北半球副熱帶次表層高鹽水和中層低鹽水、赤道表層低鹽水、副熱帶模態水等水團,觀測斷面PAC-ST-07縱跨西太平洋熱帶和副熱帶海域,35°N潛標正好布放在黑潮延伸體主軸區域,超過1年的溫鹽流連續觀測數據將有助于研究其流速和主軸變化。觀測斷面PAC-ST07捕捉到三個中尺度渦,30°N和25°N潛標正好布放中尺度渦的高發區,超過1年的溫鹽流連續觀測數據將有助于研究該區域的中尺度渦。
據了解,“雅浦海山區綜合地球物理調查航次”歷時21天,沿途開展了重磁、多波束、淺地層剖面、ADCP及多道地震走航觀測,海山區電視抓斗取樣及海底地震儀(OBS)回收等多學科調查內容,共采集920km多道地震測線,完成5次電視抓斗取樣作業,并成功回收6臺海底地震儀。航次首席科學家董冬冬介紹,本航次結束后,中科院海洋所在雅浦海山區已累計獲得重磁震多波束等地球物理同步測量斷面2120km,獲得12臺OBS記錄的天然地震數據,實現了對該海區天然地震超過2年的連續觀測,同時也獲得寶貴的巖石樣品數據,數據覆蓋了雅浦俯沖帶系統的所有重點構造單元,覆蓋面積超過16萬平方公里。這些數據的獲取標志著中科院海洋所初步構建起雅浦海山區綜合地球物理數據觀測網絡,數據的豐度和精度均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利用航次獲取的綜合地球物理資料,將獲得雅浦俯沖帶的精細地貌,揭示淺部的沉積層結構和深部殼幔構造特征以及雅浦俯沖帶基底巖石的物質組成及來源。
本航次中,“科學”號于5月16日至20日靠泊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波納佩港并順利完成采購補給任務,這是“科學”號科考船自投入使用以來首次靠泊外港。靠港期間,中國駐密克羅尼西亞大使李杰及大使館工作人員、援外工作人員代表等到“科學”號進行了參觀交流。
接下來,“科學”號科考船將進塢維修,以嶄新的面貌迎接下一個航次的科學考察任務。(廖洋 王敏)
(責編:魏艷、趙竹青)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學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