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每天陪伴兩小時,孩子智商高
摘要:再忙也要陪孩子爸爸每天陪伴兩小時,孩子智商高 廣東省婚姻家庭咨詢師學會委員 蕭楠 有兩首關于父母的歌曲膾炙人口,一首叫《世上只有媽媽好》,一首叫《爸爸去哪兒》。
再忙也要陪孩子
爸爸每天陪伴兩小時,孩子智商高
廣東省婚姻家庭咨詢師學會委員 蕭楠
有兩首關于父母的歌曲膾炙人口,一首叫《世上只有媽媽好》,一首叫《爸爸去哪兒》。不難看出,在大家心里,媽媽在孩子成長中的地位明顯高于父親,“父愛缺失”已成為普遍現象,家庭中頻現“隱形爸爸”。
九成爸爸缺席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山東四省市2萬名家長和2萬小學生進行家庭教育狀態調查,結果發現,僅一成家庭是父親承擔主要教育職責。一項調查顯示,94%的受訪者坦言,自己身邊就有“隱形爸爸”;近六成受訪者認為,受到“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影響,以及部分父親責任感薄弱,是造成“父親缺席”的主要原因。上海市一項調查顯示,父親在對孩子的直接生活照顧、學業輔導、親子互動等方面缺席較多,扮演的還是傳統意義上的“供養者”角色,為孩子、家庭在外打拼,將教育孩子自動歸為母親的職責范圍。工作是父親參與的關鍵性阻礙因素。
美國幼兒心理學家格塞爾指出,父愛缺失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親子教育中,父親的參與,注入了母親不具備的特殊元素。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天能與父親共處兩小時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男子漢,女孩長大后更懂得與異性交往。
父親缺位,孩子內心最受傷
如果孩子內心深處對父親的期待長期得不到滿足,會十分痛苦甚至造成心理缺陷。一是規則意識缺失。孩子從與父親的交流中能學到什么是規則,這對孩子學會社會交往十分重要。二是難以培養堅強的品質。與孩子相處時,母子間更多的是語言交流,父親則多是通過運動、游戲與孩子進行交流。孩子會觀察父親怎樣面對挫折、化解危機,進而模仿。三是自我意識形成受影響。父親對兒童成長的意義更多在于情感和個性塑造,以及自我意識形成。父親參與度較高,對孩子今后的個性和事業發展具有正面意義;缺乏父愛的孩子容易軟弱、膽小,缺乏信心和毅力。
陪伴要重質量
關心并不在于是否天天陪著孩子,陪伴的質量更重要。工作再忙也不可能占滿24小時,為人父者要有陪伴孩子的意識,劃出專屬的“爸爸時間”。比如,起床到上班前,下班后到孩子睡覺這段時間,都可以多陪伴孩子。哪怕每天只有10分鐘,只要走心,都能給孩子帶來積極影響。陪孩子時,不妨安排一些有趣的項目,準備適合親子閱讀的繪本、圖畫書,天天堅持,形成習慣,建立起孩子和父親的情感通道。
媽媽是爸爸參與育兒的潤滑劑,應理性對待育兒事務和家務活,不要單純抱怨,要給爸爸和孩子之間架設橋梁。做一個“學習型”媽媽,實踐和掌握科學的育兒方法,帶動爸爸積極參與,比如“每天一刻鐘親子共讀”。
國家和社會要加強宣傳。臺灣曾發起“爸爸回家吃晚飯”運動,卓有成效。瑞典1994年頒布了《父親法》,從法律角度對父親參與育兒作出強制規定,比如,要求父親在嬰兒出世后必須請一個月假,以便在家幫妻子照顧孩子,若父親不履行這一義務,將不能享受政府給予的薪水津貼。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生命時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