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水蛭養殖產業風生水起
摘要: 正陽水蛭養殖產業風生水起帶動64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路□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張春節在晾曬螞蟥。本報訊 昨日,在正陽縣汝南埠鎮張甲村張春節的水蛭(俗稱螞蟥)
正陽水蛭養殖產業風生水起
帶動64戶貧困戶走上脫貧路
□晚報首席記者 李玉榮 文/圖
張春節在晾曬螞蟥。
本報訊 昨日,在正陽縣汝南埠鎮張甲村張春節的水蛭(俗稱螞蟥)養殖基地,20多名村民正在捉水蛭。該基地負責人張春節不但自己養殖水蛭致富,還成立了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有64戶、101人加入合作社走上脫貧路。
張春節每天早上起來查看水蛭繭,把從繭里鉆出來的幼苗放到水盆里,再放入養殖的池塘里。上午,他為員工安排好工作,下午,收起晾曬的水蛭。晚上,他還要到水溝里去抓田螺喂水蛭,每天晚上12時前幾乎沒有睡過覺。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11年,張春節退伍返鄉參加了有關部門舉辦的特色水產養殖技術培訓班,隨后就從網上搜索水蛭養殖技術,又到省外的水蛭養殖基地考察學習,掌握養水蛭的技術。2012年,張春節把門前的水塘改建成養殖基地,投入水蛭苗20萬條,當年實現凈利潤10萬元。
2015年,他發展水蛭100萬條,純收入達40萬元。張春節聯合本村養魚戶孔鵬、張小鋒等10名青年成立了正陽縣鼎盛水產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實行養殖水蛭場+專業合作社+養殖戶經營模式,統一供應種苗、統一養殖標準、統一水產品牌、統一訂單銷售,為社員養殖戶當好“水產保姆”,依靠特色產業扶貧,已帶動10多戶農戶依靠養殖水蛭走上致富路。
在張春節的帶領下,汝南埠鎮前龔村20多歲的孔鵬,去年養殖水蛭收入17萬元。該縣雷寨鄉肖圍子村村民肖海龍,去年養殖水蛭收入20萬元。
張甲村的貧困戶、67歲的張寶國因病不能打工,孫子患有腦癱,張春節就讓他到合作社打工,一天可掙50元錢。貧困戶張小更今年60歲,兒子患病去世,家庭經濟困難,張春節也讓他加入合作社,每月給他發工資。
“讓貧困戶加入合作社走上脫貧路,再致富過上好日子是俺最大的心愿。”采訪結束時,張春節滿懷希望地說。
責任編輯:yjh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