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制”產品護航可燃冰試采
摘要:原標題:“訂制”產品護航可燃冰試采 國土資源部2日在京宣布:我國正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的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開采已連續產氣22天,取得持續產氣時間
國土資源部2日在京宣布:我國正在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的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開采已連續產氣22天,取得持續產氣時間長、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為確保試采作業順利進行,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以下簡稱預報中心)為“藍鯨一號”鉆井平臺提供了多款“專門訂制”式海洋環境保障產品。這是科技日報記者4日從預報中心獲悉的。
內波又被稱為海洋中“看不見的波動”,是南海頻發的一種自然災害,給勘探開采可燃冰帶來了重重挑戰。預報中心主任王輝說,在作業過程中,如果遇到強內波,“藍鯨一號”鉆井平臺會發生位移,導致開采中斷,甚至損毀水下開采設備。
傳統預報是針對某一片海域,是“面”上的預報,可燃冰項目開工后,項目方向預報中心提出訂制一套表層和底層海流預報產品的需求,要求是針對某一個“點”的預報,難度可想而知。
預報中心開發了一套可提供覆蓋未來3天、3小時間隔的表層和底層流預報產品。
“如果把南海比作一匹布,那么可燃冰開采作業點就是一個針眼。我們從預報整片海域,到預報單點的海流變化,實現了由‘面’到‘點’的跨越。”預報中心環境室副主任李云說。
通過建立早期的預警系統,開展實時監測,可獲得相應準備時間。預報中心在神狐海域拉起了兩道警戒線——內波預警浮標,分別位于可燃冰開采平臺東南方向約60公里和110公里處,能夠實時監測并通過衛星實時回傳數據,可以第一時間發現達到預警級別的內波,并至少提前6小時發送預警信息到“藍鯨一號”和調度部門,為采取防護措施預留時間。 (記者陳瑜)
(責編:賀迎春、熊旭)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科技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