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為何給范睢“差評”
摘要: 司馬光(資料圖)戰國時期的舌辯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終的,大概只有范睢了。司馬遷在《史記》中,不僅肯定范睢是賢者,而且說他“垂功于天
司馬光(資料圖)
戰國時期的舌辯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終的,大概只有范睢了。司馬遷在《史記》中,不僅肯定范睢是賢者,而且說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將范睢稱為“傾危之士”。這是為何?
范睢出道之前經歷坎坷。他家境貧困,只能在魏國大夫須賈手下混飯吃。一次,他隨須賈出使齊國。齊襄王聽說他口才很好,便送給他金十斤及牛、酒等物。須賈認為,范睢一定是向齊國透露了魏國的秘密,才會得此重賞。于是,他向魏國相國魏齊作了報告。魏齊大怒,命人將范睢抓來,打了個半死。范睢裝死逃到了秦國。
不久,范睢獲得了昭襄王的信任,他幫助昭襄王發動宮廷政變,廢掉了太后,收回了朝廷大權。范睢因此被任命為丞相。
范睢掌握秦國大權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報仇。恰好魏王派須賈出使秦國,范睢故意穿得破破爛爛的去見須賈。須賈大為吃驚,留他吃飯,還送了他一件棉袍。范睢恢復身份召見須賈,對他說:“我之所以沒有殺你,就是看在你送我棉袍,還有故人之意的份上。你回去對魏王說,趕緊把魏齊的頭送來,不然我就血洗魏國的都城大梁。”須賈回到魏國后,將范睢的話告訴魏齊。魏齊無奈,只好逃亡,走投無路后,被迫自殺。平心而論,范睢不僅肚里有才學,而且胸中有韜略。他用反間計使趙國撤掉老將廉頗,換上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結果秦軍在名將白起的指揮下,在長平全殲對手。但是,范睢擔心白起會取代自己,竟又向昭襄王進讒言,導致白起被迫自殺。
司馬光對范睢作出“差評”,其實印證了他在《資治通鑒》開篇就提出的觀點: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再有才干的人,如果品德有虧,即便得意于一時,也不能表率于一世。
(據《解放日報》 殷嘯虎/文)
責任編輯:fl
(原標題:《解放日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