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美在校生逾30萬 新生代留學生的夢想之路
摘要:原標題:新生代留學生的夢想之路中國學生正以前所未有的人數來到美國。目前,中國留美在校生達到創紀錄的32.9萬人,引起海內外各界的日益關注。“當代中國留學生有哪些
中國學生正以前所未有的人數來到美國。目前,中國留美在校生達到創紀錄的32.9萬人,引起海內外各界的日益關注。
“當代中國留學生有哪些特點?”“留學生活中,他們遭遇哪些水土不服,又有哪些收獲成長?”日前,在中國駐紐約總領館舉行的“2017年‘留學服務月’——教育領事面對面活動媒體座談會”上,這些話題成為媒體追問的熱點。
不再只做“聽客”
“我們趕上了國家發展的好時代,不用像上一代留學生那樣邊上學邊到餐館打工或替人抄譜。這可能導致我們沒有前輩們作風刻苦;另一方面,我們不用為生活打拼可以節省許多時間用于學業。”參加座談會的紐約茱莉亞學院中國學聯會主席、作曲系研究生王德龍說,“相比而言,今天的留學生在生活條件、學術水平和英語水平方面都有提升,與美國老師溝通、融入得更加深入,將來可能會出現更多像譚盾一樣的人物。”
“在美國的學習讓我對創業、對生活產生了新想法、新態度。比如我們今天留學是為了追求夢想,無論將來回中國還是留美國,重要的是你在做什么。再如,我在國內習慣于按部就班地學習工作,來美國后發現人們投入工作,也享受生活,老夫妻70多歲了還興致勃勃地環球旅行。”談到留學美國的收獲,哥倫比亞大學傳播系研究生蔡怡文說,“更重要的是,我學會勇敢地表達自己,對許多問題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隨意說上幾句,不再像以往那樣習慣做一名言聽計從的‘聽客’。”
談起學習適應問題,參加座談會的中國留學生們坦承,在表達能力方面存在困難。“在中國的課堂上,老師沒點名的情況下,我們一般不發表自己的觀點。而在美國,老師期待你主動發表意見。”王德龍說,“語言障礙是一個門檻,但關鍵還是與人交流的主動態度。”蔡怡文也有同感:“中國課堂上,我們多年來習慣于聽老師講課,沒有主動交流的欲望。現在美國20人左右的課上,我們無法用英語很地道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我們已經不再害羞,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愿意回國的多了
“觀察中國新生代留學生,有3個特點。”座談會上,教育領事吳憶蒙說,“一是留學生們經濟條件改善,視野更加開闊。二是學生遍布包括小型文理學院在內的美國各類高校、各個專業以及本、碩、博各個階段。三是愿意回國的留學生多了,人數呈遞增趨勢。”
這些特點給中國使領館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據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教育參贊徐永吉介紹,為進一步提升服務管理水平,切實做好留學生工作,近年來,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教育組在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中國高校海外校友會、華人教授協會的幫助下,構建安全平臺、人才平臺、社團平臺和信息平臺“四個平臺”,并開展一年一度的“留學服務月”活動,溝通信息,提供服務,幫助中國留學生更好地融入美國大學生活、提高能力素養,促進廣大留學人員實現平安留學、健康留學和成功留學。
3月5日,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教育組舉辦“2017年大紐約地區學聯會骨干交流培訓會”,拉開2017年“留學服務月”的序幕。座談會上,中國駐紐約總領館代總領事程雷介紹說,從3月21日至4月27日的一個多月時間里,總領館派出24人次,分5條路線,走訪了紐約領區10個州的25座城市,行程達7700余公里;到訪了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等34所高校,會見了15所高校校長、副校長及院長;面向留學人員舉辦“教育領事面對面”活動24場,參與學生1100余人;與近70余位華人學者座談。
留學服務進校園
程雷說,在與留學人員面對面的交流中,總領館的領事們將留學服務送進校園,包括介紹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新疆籍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等項目,組織“春暉杯”創新創業大賽培訓,開展平安留學講座,普及領事保護常識。總領館工作人員還看望了華人學者,鼓勵他們推動中美間教育科技交流。
“留學服務月”活動受到美國高校、中國留學人員和華人學者的熱烈歡迎。“通過與美國大學的工作會談,我們有力推進了校方對中國留學人員的關注與服務,暢通了工作交流渠道,促進了雙邊教育交流與合作,推進了構建多維度、全方位的留學服務體系。”程雷表示,在全領區范圍內深入高校進行面對面交流,拉近了中國留學人員與紐約總領館以及祖國之間心的距離,傳遞國家對廣大留學人員的關心,將“外交為民”的理念落到實處。
“每位留學生,都是中國形象的出口。”座談會最后,中國駐紐約總領館新聞與公共外交處主任張佩嵐希望留學生在獲得支持、信心和成長的過程中,積極做促進中美人文交流的紐帶和橋梁,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身邊美國人認識一個真實的中國。(李曉宏)
責任編輯:yss
(原標題: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