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縣政協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助推政通人和
摘要:本報訊 作為市政協確定的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試點縣的西平,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意見和要求,創新開展政協委員聯絡、委員之家建設、村級政協協理等工作
本報訊 作為市政協確定的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試點縣的西平,近年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有關意見和要求,創新開展政協委員聯絡、委員之家建設、村級政協協理等工作,將協商民主的觸角延伸至最基層,有力助推了西平政通人和、風清氣正發展局面的形成。
樹立協商延伸基層理念,將群眾參與貫穿政協履職全程。先后開展雙月協商、季協商活動,緊扣群眾利益、群眾呼聲確定協商議題,邀請有最基層的群眾參與,包括社區居民、鄉村農民、部分企業代表等。協商過程中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表達,形成反映民眾呼聲和建議的協商成果,為縣委、縣政府安排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為部門改進工作提供參考建議。同時,開通了社情民意電話,建設了政協網站、微博、微信等自媒體,拓寬了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在提案辦理協商、視察監督、特邀監督等活動中,基層委員和群眾與有關部門在協商中化解矛盾、達成共識,改進工作、增進和諧。
創新政協基層組織建設,讓協商民主觸角延伸鄉村社區。一是加強鄉鎮(街道辦事處)政協聯絡組建設,由縣委組織部任命聯絡組長、聯絡員。鄉鎮(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擔任政協聯絡組長,聯絡組組長參加政協全會、政協常委會和各類視察調研活動及學習培訓,承接縣政協布置的各項任務,指導組織本區域政協委員履職。二是加大駐鄉鎮(街道辦事處)政協委員配備比例。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配備6名~9名政協委員,共配備102名,占全部委員的38.78%,為協商民主在基層的開展提供先決條件。三是籌備組建村級政協協理員隊伍。九屆政協成立后,籌備在全縣行政村、社區試行配備政協協理員,由現任村干部兼職,主要是配合鄉鎮政協聯絡組工作、組織參與基層協商、收集反映社情民意、化解各類矛盾糾紛等。目前,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黨組織正在積極選配基層協理員。通過創新縣、鄉、村政協工作隊伍,為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提供組織保障。
用好委員之家活動陣地,推動協商民主的基層實踐。2015年以來,在政協機關和3個街道辦事處、1個企業建設5個委員之家,明確工作用房,建立健全工作、學習等6項規章制度,規范閉會期間委員參政議政、民主協商、民主監督行為,依托委員之家開展學習和履職活動。2016年,該縣將委員之家試點向各鄉鎮(街道辦事處)鋪開,并積極落實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為西平的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提供了陣地。九屆政協成立后,將縣直委員按界別分為10個委員組,1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委員分為6個界別聯組,明確了委員組長、委員組聯絡員職責,準備在縣直委員組中繼續設立委員之家陣地,以此為載體組織界別學習、協商、監督活動,使協商民主真正根植于人民群眾的沃土,推動西平經濟和社會發展。
構建覆蓋全縣“大協商”格局,以政協協商民主助推政通人和。在縣級層面,縣政協主席一直列席縣委常委會,凡重大決策、人事變動等工作,在決定前都會征求政協的意見。縣政協主席、副主席參加縣四個班子聯席會議,就有關工作進行協商討論,基本做到了重大問題協商在黨委決策前、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之前,政府實施前。各鄉鎮黨委、政府、縣直各單位,在重大工作決策特別是民生工程實施前,也會征求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的意見。通過積極作為,政協系統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不斷加強,有力助推西平政通人和、歲物豐成、團結奮進、再創輝煌良好局面的形成。(本報記者)
責任編輯:wq
(原標題:駐馬店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